安州之行 (第1/2頁)

在南州調研結束後,下1站就是安州了。

安州是王成的故鄉,是王成成長的地方。

王成對自己的故鄉,有著天然的感受。

或許他這種從安州成長起來的大領導,才會更加關心安州、關心安州的變化發展。

所以王成才痛心。

安州發生了太多魔幻的事兒了。

在王成還沒工作那會起,就知道安州的體制內收入高、含權量高,那會在街上讀書,有時到了下午人少的時候和同學去信用社玩,經常能看到鄉政府的小姑娘拿著支票去農村信用社存錢,要知道那會的支票,別說在鄉鎮,就算在城裡,也是個稀罕物。

有時候還能聽他們在聊這些事兒“罰了幾筆款,才發下這些錢來”。

簡單地幾個字,卻包含整個鄉好幾個家庭的破裂,王成見過他們在本村逼罰款,把人屋頂弄壞、說1些做1些不太好的…

當然,那些都是歷史原因了,早就過去了。

前十幾年,安州高速發展,房價水漲船高,帶來的問題卻十分多:1、出了好幾夥全省最大的黑惡勢力團伙、保護傘;2、出現了幾起嚴重的惡性治安事件;3、上訪率逐漸攀升。

對了,之前和王成認識的那倆“專門毆打”上訪群眾的幹部、曾經把上訪的6十多歲的老人肋骨打斷的幹部,據說已經都獲得了提拔。

安州就像是1塊無人涉足的“原始地”,其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有著鐵1般的歷史信念,但在道南體制的高層,對安州的評價並不高。

王成對此也深感無奈,這種局面不是靠他能改變的,他還沒有這麼大的本事。

高鐵往安州趕,腦子裡全是回憶。因為這趟高鐵從南州到安州只有1站,況且車廂內沒別人,為了安排工作方便,大家都在1節車廂內,有站著的、有坐著的。

上了年紀,很多地方都走過後,就容易觸景傷情;這不比年輕的時候,年輕時候經歷少、渴望經歷,去哪兒都充滿著憧憬,人還在火車上坐著,心早就飛遠了。

“省長,安州這情況…怎麼說呢?和最靠近鄰省的那個市1樣,問題還是有點大。”章金寶突然沉聲說。

王成收起回憶。

“是啊,安州自古文風鼎盛,也不知道為啥會出現這種事兒?歷史上出了多少名人志士,出了多少影響歷史的人吶?”

王成感慨道。

“可如今呢?舉個例子吧,我的高中校長,2次被查,聽本校1位副校長的兒子說,據說竟然是因為販賣qz,搞笑吧?1個重點中學的校長,竟然幹這事兒?”

說到這,小郗忍不住笑了。

“這還算了,安州的老百姓是真的很善良,但安州的1些貪腐現象,因為缺乏監管,因為過於講人情味,導致腐敗不斷!在安州,那真的是院士來了都得雙手舉杯敬酒!有1次,1位將軍回老家縣裡中學演講,在場的縣委書記和縣長、以及教育局局長坐了1會兒,就離開了會場,等將軍演講完,發現丫幾個人在操場打羽毛球!著實是讓人不知道如何評價?在縣城,要是沒有關係,安排個病床都難。去交警隊交罰款,不找個熟人、都感覺膽戰心驚的。”

王成把這些情況11說出來,在場的大家都有些臉色嚴峻。

“前段時間某地出假證明,罰款幾萬,這事兒是真的搞笑死了!讓老百姓真的無力吐槽,普通老百姓賣個菜得罰1萬、燒個秸稈拘留加罰款。而這麼嚴重動搖社會根基的事兒,竟然罰款幾萬,犯罪成本太低了,真的太低了!人都要氣死。”肖俊俊把自己的見聞說出來了。

“我老家縣城,城管局建1個什麼樓,把老百姓的基本農田佔了,沒有任何報批手續,結果算成單位犯罪,單位負責人裝模作樣地參與了庭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