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票達成加章:經濟學講座 (第1/2頁)

在去考察之前,王成受邀到了南州師範大學經濟學院,為那兒的學子做了1堂熱情洋溢的講座。

這1次情況特殊,王成安排了1些媒體來報道。

王成說第1句話就是:“同學們好,你們是未來經濟學理論領域的參與者…凡事不能紙上談兵,這是我們小學就學過的1則人生道理。有1句話叫“盡信書,那不如無書”,盡信原理,不如沒有原理。南州這段時間發生的1切事都說明——客觀規律是不會輕易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會以原理為轉移。這段時間發生的1切,幾乎讓所有原理都失靈了。如果這些原理沒有失靈的話,斷不可能發生這種情況。南州在出現這些事之前,起碼花重金邀請了數十個經濟團隊過來處理,結果沒有1個能處理好,有些團隊甚至是全世界聞名的!”

“當然,之前也有人罵南州政府不作為,這點,罵的對!但某種意義上來說,有沒有可能南州已經無能為力了呢?所以今天來到南州師範大學經濟學院,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第1條經驗就是“要多實踐,要把課本上學的東西和實踐結合起來”。”

“舉個例子,在刑事訴訟法中,有1條原則叫“1事不2罰”。但在實踐中有的時候會出現1些偏差,司法實踐和理論條例是有著1些不同的…所以我希望你們能夠有獨立辯證的思維,千萬不能人云亦云,不能拿著千里馬的照片去找千里馬!這是會出問題的。這些年,有1些領域出現了問題,1直在調整,但要知道,1個國家機器、1個政府機器的執行不是那麼簡單的!這不是寫小說:今天出政策,明天就有效果,後天就皆大歡喜,不可能的。前兩天,你們學校有1位教授給我寫了1封信,我看了非常感動,在信中他就指出了南州的現存幾大問題,並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我已經把這封信著重批示,並轉給全市各級政府學習,等下會後,這份批示也會在你們學校公佈,請同學們能夠認真的看1看。”

“學習是1個明辨是非的過程,學習也是1個增長見識的過程。在我個人看來,伴隨成長的學習並不1定是讀書、在社會上經歷,那也是1種學習。前兩天過節,家族裡1位正在讀高中的遠房親戚的孩子突然用他父親的手機給我發來微信。問:某某領導是不是怎麼怎麼?這是不是政治鬥爭的產物?”

“我感覺很驚訝,我問他——你怎麼會問這種問題?”

“對方說這是他在網上看到的…網上的新聞1定要帶著自己獨立的思考去看,去多想想為什麼?有必要這樣嗎?去做這件事對他利益有多大?造成的影響會有多大?到了我這個級別的領導,心胸都還開闊,不會說你說了幾句不好聽的話,我就要搞死你?沒必要!影響太大了!有時多想幾個為什麼?其實很多事情都能想明白的!網上1些流言也就能不攻自破!你們搞經濟理論研究的1定要重視資料真實,資料是你們討論問題的基礎和根據!我這幾年1直對全網的經濟學家都有關注,有幾個經濟學家確實很有良心,說的話非常得體!也非常有代表性!大家也都知道他們的名字,我都有他們的書,他們能夠切實的指出當下利弊。但也有1些純粹就是混吃混喝,不僅資料不真實,譁眾取寵,更嚴重的是傾向性太嚴重。傾向性1嚴重,就不客觀,不客觀?結論就容易出問題。自身認知問題導致的還好,至少算過失的,就怕是故意的…”

“同學們,我有時在網上寫小說,就是想表達自己的看法,我的位置能看到很多人看不到的東西,我想把社會上個別神秘面紗揭開,很多事物揭開神秘面紗之後,也就那樣,沒有那麼多陰謀論的。就比如提拔,那不就是有人說話,把名字加上去,沒其他更大的人打招呼,這件事不就這樣定了?沒那麼邪乎,又和這個鬥、又和那個鬥!領導和你們1樣,都是1個頭倆肩膀。”

“最後,你們以後在做相關經濟研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