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西山海事學院 (第1/2頁)

熱鬧非凡的西山,到處都是人,唯有劉晉居住的院子這裡顯得比較清靜一些。

此時,孫新正在拿著一份統計資料向劉晉進行彙報。

“公子,截止目前已經有1500人報名,其中有600人是擁有軍戶、灶戶、匠戶戶籍的人,還有900人則是普通戶籍的。”

孫新將自己統計出來的資料遞給劉晉,這資料統計和分析比較原始,但在這個時代也算是比較先進了。

“竟然有怎麼多人報名?”

劉晉拿著報告仔細的看了起來,他原本以為能夠照到900人就差不多了,甚至於可能還會差一些,沒想到竟然有1500人報名,這有點超乎他的想象了。

“都是去年來的老人嗎?”

“不是,其中還有一些是今年新來的,估計是收到訊息之後過來報名的。”

“這部分人數有多少?”

“大概有100多個吧,這後面報名的基本上都是今年新來的。”

“把這部分人踢掉了,我們沒有時間再來教他們一些基礎的知識和內容,必須要用老人才行。”

劉晉想了想花掉了這些人,接著又說道:“剩下的這1400多個,全部集中起來。”

“嗯,在西山東邊這邊專門劃出一塊地來,成立一個西山海事學院,他們再加上杜明恩這邊帶過來的100人就是第一批學員,實行優勝劣汰制度,不合格的淘汰掉,只留合格的1000人。”

“對他們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海洋專項學習、訓練,到了四月份的時候他們差不多就應該要出發前往黃金洲了。”

成立西山海事學院也是劉晉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一個決定。

這前往黃金洲需要專業的船隊,更需要專業的水手,沒有先進的船隻是不可能進行遠洋航行的,同樣沒有專業的水手,也同樣無法在大洋、大海之中追尋財富。

在這個時代,明朝因為長期實行海禁的政策,這海洋方面的人才奇缺,不僅僅是造船的人才奇缺,這合格、專業的水手同樣非常奇缺。

如果僅僅只是依靠經驗來培養專業的水手,速度非常慢不說,而且很多時候經驗並不可靠,甚至於還是錯誤的經驗。

這就需要專門成立一個專業性的海事學校來培養專業的海洋人才,透過學校進行一個系統性的學習,對海洋洋流、氣候、全球地理知識、天文知識、海洋生存知識、遠洋船隻構造等等進行一個系統性的學習。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狀態,現實是現在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讓劉晉去給這些人進行系統性的學習,同樣這些人都已經成年人,儘管經過去年的培訓和學習,認識了一些字,但總的來說,可塑性都不算太強。

真正想要培養出合格的海洋人才,需要的是從小就進行培養,現在頂多只能算是臨陣磨槍,不快也亮。

進行一定的培訓總比沒有任何的培訓要強很多,劉晉將後世一些海洋之中的知識傳授給這些人,採用後世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法,相信總是能夠收到一些成效的,總之什麼都不懂就傻乎乎的往海洋上送好很多。

當然成立專業性的海事學校,同樣也算是劉晉的一個試驗,想要在個時代有所作為,改變炎黃子孫的命運,劉晉需要將這個龐大的帝國慢慢的引向海洋,看向大明之外的世界。

想要做到這一切,劉晉就必須要培養出無數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也讓更多的人在這個過程當中享受到利益,獲取利益,從而成為自己的支持者。

海事學院僅僅只是開始,未來劉晉還會建起什麼紡織學院、建築學院、工學院等等一系列的學院,將大量的知識傳播出去,培養無數的人才。

在這個時代,所有的話語權和知識都掌握在了儒家文人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