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房地產 (第1/3頁)

時間回到杜明恩出發的那天。

天津劉晉的小院之中,朱厚照正在大快朵頤品嚐著劉晉家裡各種各樣美味佳餚,一邊吃也是一邊說道:“還是老劉你會享受,吃過你家的飯食之後,我都想將皇宮的御廚全部拉去砍了,那是人吃的東西嗎?”

劉晉看著朱厚照饕餮的樣子,再聽聽他的話,也是笑了笑。

這皇宮之中的御廚水平確實是可能不會太好,這一點還是他們老朱家的老祖宗朱元璋買下的雷。

朱元璋將人劃分了三六九等,更是根據職業等等劃分了匠戶、炤戶、軍戶等等,這皇宮裡面的廚師、御醫等等也是如此。

這祖先是給皇帝做飯的御廚,後代子孫也都是御廚。

本來按理來說,這代代相傳的話,多少也是應該有點工匠精神之類的,這技藝只會越來越精湛才對。

可事實恰恰相反,不管是這皇宮裡面的御醫還是御廚,他們基本上都是一代不如一代,因為不管手藝怎麼樣,這飯碗都不會丟。

明朝的皇帝,特別是中後期的皇帝,很少有長壽的皇帝,基本上二三十歲就死了,像後面的正德皇帝朱厚照,落個水竟然就不行了,三十一歲就死了。

現在的弘治皇帝也僅僅只活了三十六歲,後面的泰昌、天啟、如同女子一般脆弱,從弘治皇帝之後的皇帝,除了嘉慶、萬曆比較長壽之外,其它的皇帝沒一個活過四十歲的。

這並不是明朝時候的醫療條件比較差,要知道皇帝雖然短命,但是明朝的大臣出奇的壽命都非常高,在明朝中後期這壽命超過五十歲的大臣一抓一大把,進入內閣基本上都五十歲以上了。

現在的內閣三閣老,劉健活了九十四歲,李東陽活到了七十歲,據說還是因為體不好,所以才只活了怎麼多,至於謝遷活了十三歲,同樣也是老壽星一個。

從這裡就足以說明大明皇宮裡面的那些御醫基本上都酒囊飯袋之輩,擁有真才實學的並不多,或者說這家傳的醫術越傳越不行。

行醫是需要長年累月積累的,特別是中醫,沒有長年累月積累,他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中醫。

皇宮之中的御醫,因為時代都是御醫,他們也只給皇宮之中的皇帝、妃子、太子、公主等等看病,根本就很難積累什麼經驗,這水平就可想而知了,估計也只能夠依樣畫葫蘆,不僅僅醫不好病,還可能會害死人。

這或許就是明朝皇帝短命的一個重要原因了。

也許有人會說,這自古以來皇帝的壽命都不高,畢竟國事繁忙、操勞過度,後宮又是佳麗三千的,豈能高壽?

但來自後世的劉晉卻是知道,這明朝的皇帝雖然短命,可後一個朝代的瞞清皇帝卻是個個高壽,大多數都是長命皇帝。

乾隆活到了十九歲,康熙和道光活到了六十九歲,嘉慶活了六十一,雍正活到了五十,可以說個個都比較長壽了。

從這裡就可以知道這明朝皇帝短命必然是有原因,至於說基因遺傳問題,明朝的藩王之類的,大多數也都比較高壽,而且子嗣眾多,要不然老朱家也不會到了明朝滅亡的時候,這皇室子弟就有近百萬了。

後世喜歡研究歷史的人經過了各個方面的研究之後,得出的一個結論就是這一切都是朱元璋害的,是他定下的戶籍制度所害的,害了後世的子孫。

劉晉微微的搖搖頭,僅僅只是看到朱厚照吃個飯而已,劉晉不知不覺之中就想到了如此之多。

“呼~吃飽了,太好吃了。”

良久,朱厚照摸了摸自己圓滾滾的肚子,整個人都心滿意足,美美的飽餐一頓。

“下,這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要不我們一起在天津這邊散散步如何?”

劉晉看了看朱厚照,想了想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