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張氏百貨 (第1/3頁)

永平府撫寧縣縣城,即將臨近年關,整個小縣城也是變的熱鬧起來,每天都有大量從鄉下進城來採購年貨的人。

撫寧縣比較特別,它是一個包含山、河、湖、海的縣,撫寧縣的南部靠近華北大平原,是一望無際的廣袤大平原。

而北部則是連綿不絕的山川,算是山地,東邊則是靠著渤海,西邊又有湖,境內還有河流,算是得天獨厚,鍾靈毓秀。

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所以撫寧縣的物產也是極為豐富,一到年關的時候,有山裡出來的獵戶帶了上好的皮子和少量活著的獵物出售;也有湖邊、河邊的漁民鑿冰捕到的鮮魚,現在更是還有海邊捕撈回來的各自漁產;南邊大平原上面出產的麥子。

去年的冬天下的雪太大了,導致今年上半年鬧了饑荒,但是因為去年的雪大,凍死了地裡面的蟲子,今年下半年的卻是迎來了大豐收。

正所謂病樹前頭萬木春,萬物負陰而抱陽,否極泰來,似乎都能夠說上幾分道理。

大量從鄉下進城的人,帶著大量的土特產,讓正撫寧縣都變的喧囂起來,城裡面的商戶們那更是加緊時間銷售著來自天南海北的年貨。

張氏雜貨店是張天豪所開辦的雜貨店,位置在處在最繁華的街道,足足幾間店面組成,非常的大,裡面各種各樣的貨物非常多,衣食行、油鹽米。

甚至於還有從密雲鐵廠這裡進來鋤頭、菜刀、剪刀、鐮刀等的各種各樣的鐵製品,也有從天津港口這邊進來的各種各樣曬乾的魚貨,可謂是種類繁多,貨物齊全。

當然在以前,張氏雜貨店可是沒有怎麼多貨物的,以前這也不叫雜貨店,而是叫張氏鹽店,是專門賣鹽。

張天豪販賣私鹽,其實大部分的私鹽都是在自己的老家撫寧縣這裡銷售的,在撫寧縣,張天豪的張氏那就是坐地虎,敢公開賣鹽。

因為他賣的是走私鹽,所以價格上面比較低一些,以往生意就相當不錯,幾乎都要壟斷整個撫寧縣的鹽巴了。

但走私的就是走私的,在撫寧縣是坐地虎也僅僅只是撫寧縣的坐地虎,朝廷一努力的打壓走私鹽,張氏的日子就非常的難看,前幾個月走鹽的時候都被官府的人給抓了幾十個族人,至今都還關在大牢裡面。

這也是張天豪為什麼接到劉晉邀請之後就立即馬不停蹄趕過去的原因,一方面是想要找條新的發財路子,另外一個方面也是想要看看能不能求一求劉晉,讓劉晉幫忙將幾十個族人給弄出來。

他族人走私鹽是大罪,劉晉自然是無能無力,當然也不是無能為力,而是不會為了和張天豪的這點關係就去賣情面。

至於新的發財路子,劉晉這邊卻是給他指明瞭,那就是開雜貨店。

百貨生意這也是劉晉最近在構思籌備的一個買賣,來自後世的劉晉知道,搭建平臺,利用別人的錢財物來賺錢才是最聰明的賺錢方法,就好像滴滴打車一樣。

這百貨的生意也是如此,劉晉想著依靠自身的強大影響力,鹽、鐵兩個都已經涉及,未來還會涉及布匹等等各行各業。

所以劉晉就想著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組建一個百貨行,用來專門做這方面的買賣,有自己這邊去籌集各種各樣的貨物,然後在批發給下面的經銷商,自己搭建一個平臺,大家都在這個平臺上面來做生意。

劉晉會萌生這樣的年頭,一個是因為自己麾下的產業產能大,需要龐大的市場來消化各種各樣的貨物。

另外就是別看這個百貨類的生意似乎不賺錢,但規模一大的話,也是非常賺錢的一個買賣,而且因為都是和衣食住行有關,是長久的買賣。

再者就是劉晉想要透過這樣的一種方式來形成商業的掌控,將更多的商人、產業包含進來,提高自己在商業領域的影響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