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蒸汽機車的製造進度 (第1/3頁)

“哈哈,那我可就等殿下的好訊息了。”

聽到朱厚照自信的話,劉晉頓時就笑了起來。

鐘錶的發展史可以追溯到很久遠的年代,古今中外,幾乎每一個發展還不錯的文明、種族都會去研究計算時間的辦法,推算日曆等等。

在公元前100年的時候,古希臘人就製造出了用30—70個齒輪系統組成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計時器。

我們的老祖宗在東漢的時候,張衡就製造了漏水轉渾天儀,用齒輪系統把混象和計時漏壺連線起來,漏壺滴水推動混象均勻的旋轉,一天剛好轉一圈,這算是最早的機械鐘了。

在1350年的時候,義大利的丹蒂製造出第一臺簡單的機械打點塔鐘,但是日差很大,差不多有15—30分鐘的誤差。

1500年—1510年,也就是大明弘治朝的時候,德國人亨萊思首先使用發條代替重錘,創造出了用冕狀輪擒樅機構的小型機械鐘錶。

再過上差不多半個世紀的時候,義大利的伽利略發明了重力擺,接著荷蘭人把重力擺引入鐘錶機械的製造,製造出了擺鐘。

到了1673年的時候,惠耿斯將擺輪遊絲組成的調速器應用在可攜帶的鐘表上,製造出了便攜的可攜帶鐘錶。

可以說鐘錶的發展歷史,其實就是人類對時間探索的一部歷史,這個歷史過程非常的漫長。

朱厚照說要在一個月的時間內製造出機械鐘錶出來,劉晉覺得還是很難的,儘管現在大明的機械科技已經相當了不起,不僅僅能夠製造出諸多先進的機械出來,而且基礎性的東西也是在不斷的拓展。

而且因為和世界各地都有交流,還可以學習歐洲的技術,但一個月的世界就想要製造出來,劉晉覺得還是很難、很難的。

即便是製造出來了,恐怕在使用上也不會很方便,誤差也會很大。

“你等著瞧吧~”

朱厚照非常自信的回道。

就在兩人聊天的時候,得知劉晉過來,機械學院的院長任思恆也是急匆匆的找了過來。

“殿下~”

“劉公~”

任思恆也很年輕,因為在機械方面的天賦非常驚人,所以年紀輕輕也是當了這個機械學院的院長,同時還負責京城機械廠。

“任思恆,蒸汽輪船和蒸汽機車研究的怎麼樣了?”

看到任思恆,劉晉也是想了想也是問道。

這一次過來,讓他們研究計算時間的機器是一件事情,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來問問蒸汽輪船和蒸汽機車的研究情況。

這兩樣東西可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特別是對於眼下的大明來說,非常的重要。

大明的國土面積實在是太大了。

整個亞洲被大明佔了一大片,又獨佔了澳洲和美洲,太平洋都成了內海,如果再算上大明的殖民地、藩國之類的,那面積就更大了。

如此龐大的疆域,如果只是依靠傳統的交通工具,往來就非常的不便。

從大明的京城前往美洲,即便是走最短的路線,也是差不多需要兩個多月的時間,這也是一切順利的情況下。

從京城前往大明最西的南雲省,乘坐四輪馬車走最新修好的水泥馬路,那也是需要兩個多月的時間。

疆域太大,給大明的統治帶來了諸多的不便,短時間內還不會出什麼太大的問題。

如果時間一長,很多邊遠的地方,天高皇帝遠,極有可能就會滋生一些分裂的勢力出來,儘管在這方面,大明一直在防範,進行了制度上的一些完善。

比如某地的封疆大吏最多能夠幹八年,接著就要調遣到其它地方去,此外,定期還要進京述職,兵權、財權、行政權進行分離等等,這些都是為了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