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兩百里算什麼 (第1/3頁)

“這能行嗎?”

雷丁忍不住微微傻眼,儘管挖運河這事情在埃及這邊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了。

歷史上埃及人就挖過運河,想要貫通地中海和紅海。

最早的開鑿歷史可以追溯到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賽爾特三世,為了透過陸行平地船進行直接貿易,他下令挖掘一條東西方向的運河來聯通紅海和尼羅河,至今都還留下了這條運河的一些遺蹟,據說這條運河曾經一直使用到拉美西斯二世的時期才荒蕪掉。

到了公元前600年的時候,又有法老想要開挖運河,但是最終因為運河浩大的工程量,最終沒有完成。

接著在隨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裡面,統治埃及的統治者有過多次想要開挖運河聯通地中海和紅海,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的進行挖掘、改進、摧毀和重建。

一直到了阿拉伯帝國時期的哈里發曼蘇爾時期徹底的廢棄掉。

歷史上想要開挖運河的人很多,但是至今都沒有人能夠真正的挖通一條確實可用的運河出來。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挖掘運河的工程量實在是太大了。

地中海和紅海之間,最近的距離不到兩百里,兩百里的距離在後世看來根本就微不足道,擁有大型工程機械的情況下,隨隨便便都能夠輕鬆挖通。

但是這是在古代,沒有任何的工程機械,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人力來挖掘,這工程量就會非常大。

而且埃及這個地方,別看它名氣很大,文明古國,但是埃及因為其特殊的地理氣候,除了尼羅河流域有綠洲有人口居住外,大部分地方都是沙漠,人口稀少。

而周圍一帶,東邊的中東情況也差不多,好不到哪裡去,西邊的北非那更是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同樣都是沙漠。

這意味著,埃及的人口是很少的,也就說沒有辦法像東方這邊的大國一樣,輕輕鬆鬆就徵調幾十萬人來搞大工程。

因為幾十萬人如果不種地,不生產的話,整個國家都可能要出大問題,要有大量的人口餓死,而且這裡到處都是沙漠,喝的水都是一個大問題。

這也是埃及古代為何一直無法修通一條運河的重要原因,相比之下,地中海到紅海這點距離,對於京杭大運河來說,那根本就是小意思了。

“從地中海到紅海有兩百多里,這需要多少人,挖掘多少年才能夠挖通啊。”

“工程量太大了,所需要的資金也是實在是太龐大了。”

雷丁一邊說也是一邊忍不住直搖頭。

“兩百里算什麼?”

“我們大明的京杭大運河全長有三千多里,貫通我們大明本土的南北,我們大明人都能夠挖通,這區區兩百里,根本就不算什麼。”

劉養正一聽,頓時就笑了。

才兩百里而已,這算什麼事啊,大明三千多里的京杭大運河都挖過,兩百里算什麼。

說實話,他這並不是天馬行空的想法,而是真的覺得如果能夠在這裡挖一條運河的話,以後就可以躺著收錢了。

在劉養正看來,兩百里的距離,很近、很近的距離了,只要動用十萬人,挖掘幾年的時間,差不多就可以挖通了。

這挖通之後,貫通地中海和紅海,還不知道有多少船隻要從這裡經過,每一艘船收100兩銀子的過路費,這一年能夠收多少銀子?

一年過一萬艘船都算是最少了,這收過路費就可以收百萬兩銀子,而且運河一旦修通,基本上都是做著收錢,這個買賣絕對是賺錢大買賣。

“這……”

聽到劉養正的話,雷丁頓時就無語了。

他對大明也是比較瞭解的,知道有京杭大運河。

三千里京杭大運河曾經一度是大明最為重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