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5章 沒本事就換人 (第1/3頁)

京城乾清宮尚書房內。

“陛下,工部右侍郎孫槃和工部主事丘野等負責成長鐵路修築的官員發來電報,電報說想要修通通往四川成都的鐵路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請求陛下及朝中諸公重新再三考慮此事!”

工部尚書楊一清將孫槃發來的電報遞給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仔細的看了起來,電報之中孫槃、丘野等人詳細的講述了蜀道的艱難,講述了修築鐵路所需要面對的困難,認為在這樣的地方修築鐵路,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而且即便是可以修築鐵路, 其花費恐怕也會非常巨大,根本就是用銀子鋪出一條鐵路出來,對朝廷來說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同時也是在電報之中直言,只有親自走一趟才會知道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絕對不是什麼誇張的形容詞,而是真真切切的非常艱難,即便是靠走路都已經難如登天了,更何況是要修築鐵路, 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你們都看看吧。”

弘治皇帝看完,隨即將電報命人拿給劉晉、王守仁、佀鍾、韓文他們來看。

劉晉結果電報,仔細的看了起來,看完之後也是默不作聲,將電報又遞給佀鍾、王守仁他們看。

蜀道難,我又豈會不知道?

還說親自走一趟,我又不是沒去過雲貴川這些地方,山川險峻、地勢起伏極大,這些我都是知道的,也正是因為清楚的知道蜀道難,也清楚的知道天府之國對外交通的不便,所以才力主要修建這樣的一條鐵路。

天府之地如果能夠打通對外交通的脈絡,那麼大明的整個西南都可以變的富裕、穩定起來,就像後世, 伴隨著成都的崛起和迅猛的發展,西南地區的經濟以四川成都為中心,迅猛的發展起來。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在以前的時候,出川外出務工的人非常多,但是隨著四川、成都的發展,外出務工的人大量的減少,大家在四川都可以找到工作,整個西南也是發展的極其迅猛。

天府之國,四川盆地的重要性對於整個大明瞭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四川盆地搞好了,那也是一個超級大糧倉,是一個魚米之鄉。

現在的四川,人口都非常多,根據大明戶部的人口普查,四川這邊的人口數量超過800萬人了,絕對是一個人口大省。

但是因為四川的交通極其的不便,故而四川的人口沒有辦法像其他省一樣大規模的遷移到關外、海外去,只能夠繼續窩在四川,導致四川這邊的人地矛盾依然非常的尖銳,大量計程車紳地主等等佔據著大量的土地,真正耕種的農民卻是沒有屬於自己的土地, 生活困苦。

又沒有辦法像其它地方的人去大城市裡面務工, 故而云貴川這幾個地方, 現在已經可以說是大明最窮苦的地方了。

這裡的交通條件實在是太差了, 人出不去,外面的又進不來。

大明其它地方的工廠、作坊、商行等等都已經在起飛了,發展的極其迅猛,但是四川這邊呢,發展的非常緩慢,因為外面的機器很難運輸進來,懂技術的人又不願意來四川這裡。

因為到哪裡謀生都可以,日子都可以過的相當不錯,沒必要去四川這裡吃苦受累。

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四川對外的貨物、資訊往來都非常的慢、非常的少,發展自然而然會滯後,甚至於都比不上很多新納入大明的疆土。

鐵路肯定是要修的,修通了鐵路就打通了四川發展的脈絡。

四川大量的多餘人口可以源源不斷的遷移到海外、關外各省去,四川本身也是可以迅猛的發展。

四川的發展,同樣也是可以的帶動雲貴川渝地區的發展,成都如果可以成為和天津、淞滬這樣的新興工業城市,自然而然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