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章 蕭條的南京 (第1/3頁)

南京火車站,王守仁以及南直隸的諸多大員,還有南京六部的官員全部到齊,正耐心的等待朱厚照和劉晉的到來。

太子殿下第一次來南京,這對於整個南直隸來說那都是一件大事。

因為這一次太子朱厚照代表的弘治皇帝,代表天子來江南巡視,收到訊息的江南各級官員,南京六部尚書、侍郎等等,那是激動萬分,提前就進行了諸多的準備。

除了朱厚照,劉晉毫無疑問也是值得他們如此歡迎的。

天子身邊的紅人,內閣大臣,而且還是三十多歲的人,未來當首輔那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而且即便是現在,內閣的事情大部分也都是劉晉在處理,劉健和李東陽大部分時候都是在喝茶。

劉健是老了,已經八十了,都在尋思著回鄉養老的事情了,李東陽是身體不好,經常生病請假,這事情自然就基本上落到了劉晉的身上。

劉晉一直以來那都是實幹派的官員,喜歡革新,這才當內閣大臣沒有多久, 又弄出了一番新的奏疏制度。

請安、問好、拍馬屁的奏疏一律不得寫上來, 寫一次批評,寫兩次給你換到邊疆去當官,要是還敢寫第三次,直接給罷官。

寫的奏疏要直言要事, 別和懶婆娘裹腳一樣, 弄的又臭又長,別引經據典, 賣弄自己的那點文采和學識, 有事講事,別浪費內閣和天子的寶貴時間。

如此一番嚴厲的規定之後, 現在大家寫奏疏都不太敢寫了, 沒什麼重要的事情,儘量就不要寫奏疏上去。

為此劉晉自然是少不了又受到了一波彈劾與攻擊,說什麼劉晉堵塞言路,矇蔽聖聽, 把持朝政之類的。

可是偏偏弘治皇帝對劉晉信任有加, 所有彈劾劉晉的人都遭到了貶斥, 大家也就知道該如何去做了, 老老實實按照劉晉所說的來辦就是了。

同時大家也都知道, 這位劉閣老可是得罪不起, 也絕對不能得罪的人, 這次來南京, 自然是要好好的接待一番, 免得回去之後給自己穿小鞋。

真正能夠理解劉晉估計著也只有王守仁了。

相比起其他官員來,他是顯得最輕鬆的一個。

他和劉晉相識多年了, 也是很瞭解劉晉,劉晉雖然在做事方面規矩很多, 但那也是為了朝廷,為了提高官府的工作效率, 至於劉晉自己個人,一向都是隨和的很, 沒什麼講究的。

真正讓王守仁憂心是南京現在的局面。

因為前年冬天的那件事情, 南京的經濟是遭到了重創,已經連續兩年斷崖式劃破。

從南京稅務衙門這邊徵收的稅收就可以知道,整個南直隸各地的稅收都有所增長,特別是淞滬這裡, 增長最是迅猛。

僅僅今年,淞滬這邊收到的稅銀已經超過了一億兩白銀, 貢獻了大明十分之一的稅收, 已經遠遠超過了南京,成為了大明僅次於天津、京城的第三大城市。

可是南京這邊呢,在弘治十二年的時候,南京還是大明排名第三的大城市,稅收方面,一年可以收到超過七千萬兩白銀。

然而短短兩年的時間,南京的經濟陷入寒冬, 稅收斷崖式下跌, 今年一年,南京這邊的稅收總額還沒有超過三千萬兩白銀。

要知道現在都已經快要入冬了, 也沒剩下幾個月了,這稅收連淞滬的三分之一都沒有,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儘管王守仁是南直隸布政使, 整個南直隸的情況還是很不錯的。

南直隸一直以來都是大明的稅賦重地,江南之地,富庶無比。

隨著資本主義和殖民主義的發展,再加上這裡有長江水運、京杭大運河以及發達便捷的海運,同時又開通了鐵路。

這南直隸的發展速度也是非常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