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 (第1/3頁)

占城,又名佔婆補羅,補羅是梵音的發音,可以翻譯為城的意思。

位置在東南半島的東南部,大致上相當於後世越南的南半部分,王都位於因陀羅補羅,華夏古代稱之為象林邑,簡稱林邑,佔婆。

占城這裡的人稱之為占人,其祖上是來自漢代所置的日南郡的象林縣,137年的時候,象林縣的功曹之子區逵,殺縣令,自號為王,始建占城國。

到了宋朝至明初的時候,也就是10—13世紀這段時間內,占城成為了安南封建統治王朝的主要擴張物件,1402年安南奪取占城的佔洞、古壘兩州,把安南領土推進到今廣南、廣義地區。

1471年,後黎朝黎聖宗親征占城,攻陷首都,生擒佔王茶全,設定廣南道,使越南領土擴張到歸仁一帶。

一直以來占城就是安南國的藩屬國。

嗯,沒錯,安南是大明的藩屬國,這占城是安南的藩屬國。

從這裡就可以知道安南的一切其實都是照抄明朝的,連藩屬國這個東西,他們也都要學習,當然也可以知道占城的實力是何等之弱了。

不僅僅北面的安南屢屢南侵,不斷吞併占城的國土,甚至於連西北邊高棉的真臘也是屢屢侵犯占城,還有西邊暹羅那也是沒少拿占城當練兵的場所。

可以說占城就是一個受氣包,是人人都能夠欺負的對手,實力弱小,時不時都要遭到外敵的入侵。

弘治十四年的占城,它已經僅僅只剩下最南面的一些土地了,北面大部分的土地也都落入了安南的手中,現在也是順理成章的落入了大明的手中,成為了大明交趾布政使司的一部分。

此時,交趾布政使司和占城交界的邊境地區,一支3萬人的大軍正在由北往南前進,朝著占城的核心之地新州港。

同時在海面上,大明皇家海軍艦隊也是沿著海岸線由北往南一路朝著占城這邊進攻過去。

本來占城和大明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歷史上占城也是多次來大明朝貢,大明開國的老朱同志對占城就相當的喜歡。

歷史上在1469年的時候,黎聖宗黎思誠攻打占城的時候,占城的國王盤羅茶全還派人向大明這邊求救,希望大明能夠給安南施壓,大明這邊也是欣然答應。

不過當時的安南兵強馬壯,國力鼎盛,根本就沒有將大明的話放在眼中,直接攻破了石耐城港,俘虜了盤羅茶全以及臣民等三萬餘人,進行了血腥的屠城,直接殺了四萬多人。

最後盤羅茶全病死在了俘虜營,黎聖宗還將其斬首,將首級和諸多的俘虜帶回獻祭於太廟。

可以說在幾十年前的時候,占城國就已經名存實亡了,基本上都已經被安南給吞併掉了,只有最南端的一些地方,安南掌控不了,依然還處於占城餘孽的控制之中。

大明的大軍浩浩****的由北往南,一路掃**下來。

不僅僅只是要進攻佔城,而且也是沿途在不斷的掃**交趾內的地方豪強和土司,張懋和劉晉一直坐鎮在升龍城,十萬大軍也僅僅只是派遣了3萬大軍南下。

其餘的七萬大軍全部都留在了交趾各地,對原先安南國的餘孽、地方豪強和土司進行殘酷的清剿。

攻打占城,這也不過僅僅只是劉晉這邊打出來的一個旗號罷了,就現在占城剩下的那點力量,那需要大明出動三萬大軍和一萬海軍,有幾千人就足夠了。

更多的還是一路梳理乾淨交趾布政使司內的這些反叛勢力,同時也是為接下來的掃**南洋諸島國做準備。

王守仁和楊雲騎在高頭大馬上面,一邊走也是一邊忍不住擦了擦額頭上面的汗水。

交趾這裡實在是太熱了,這讓習慣了秋爽天氣的兩人非常的不適應,不僅僅如此,大軍之中的每一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