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建設淞滬 (第1/3頁)

隨著淞滬落入到了劉晉的手中,劉晉這邊也是開始進行佈局。

淞滬是一個好地方啊。

劉晉看著淞滬的地圖在仔細的慢慢琢磨該如何去規劃。

這個時候的淞滬遠遠不能和後世的上海相比,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縣城,除了縣城那點地方之外,其它地方全部都是水田,魚米之鄉,大閘蟹橫行的那種。

“這裡離馬鞍山也挺近的,可以讓密雲鐵廠來這裡建一個分廠,有了鐵,其它的東西就好辦多了,而且江南地區也是整個大明鐵消耗最多的地方。”

“水泥廠是必須要建的,天津水泥廠也可以在淞滬這邊建分廠,不過還是要吸引更多其他人去淞滬這邊建水泥廠。”

“水泥在北方都已經流行起來,南方這邊經濟實力雄厚,一旦流行起來,到時候僅僅只是修橋鋪路,這南方需要的水泥都會是天文數字。”

“紡織廠也是不能少的,南方是絲綢的產地,這裡同樣也有大量棉花的種植,關鍵是人工比京津地區便宜多了。”

“嗯,玻璃廠也要在淞滬這邊建一個,滿足南方這邊對玻璃的需求,將來出口到海外去也會更方便很多。”

“造船廠也要建,南方這邊資本主義興起,海貿興起的話,估計很快就會超過北方,事先必須要來佔坑啊。”

劉晉伴著自己的手指頭,仔細的盤算起來。

麾下的產業太多了,不過基本上都集中在北方,接下來就是要慢慢的擴張到南方了,擴張到整個大明去。

淞滬要發展起來,光靠優越的地理位置是遠遠不夠的。

大明有萬里海疆,好地方多的是。

但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能夠發展的起來。

地理位置優越,也是需要大量的投資和建設才能夠帶動起來。

後世的上海能夠發展起來,不僅僅是因為上海的地理位置好,更多是因為國家集中了力量來建設上海,所以才建起了東方的明珠。

現在的淞滬也是如此,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的縣城,如果沒有投資的話,它是很難起來的。

即便是能夠起來,它的速度也會很慢、很慢,或許過個幾十年、上百年,它都未必能夠有現在的天津繁華。

天津能夠有現在的局面,最開始也是靠劉晉帶過去的幾百萬兩銀子慢慢的拉動起來的。

投資是必須要投資的,而且還要大規模的投資。

很快,劉晉的命令就傳達到了麾下的諸多產業這裡,密雲鐵廠、天津水泥廠、天津紡織廠、製衣廠、煤炭廠、玻璃廠、造船廠等等也是開始紛紛派人南下淞滬。

準備按照劉晉的吩咐,開始在淞滬這邊選址,準備投資辦廠。

劉晉就是京津地區的風向標。

劉晉麾下的諸多產業準備去淞滬這邊投資建廠,訊息一經傳開,頓時整個京津地區的人也是開始紛紛跟隨劉晉的腳步。

大量的資本家、工廠主、作坊主之類的也是紛紛派人前往淞滬,準備跟隨劉晉的腳步,在淞滬這裡投資建廠。

大家都已經認定了一個事情。

想要發財,那就一定要跟著劉晉,跟著這個高人子弟,跟著這個財神爺,保管不會錯。

……

淞滬。

幾乎將整個淞滬都給買下來的孫新,並沒有急著離開。

他開始大規模的招工,不僅僅是在淞滬這裡招工,更是向著淞滬周圍的蘇杭、江浙地區招工。

一隊隊人馬從淞滬這裡出發,帶幾個本地人,每到一個地方就開始敲鑼打鼓的喊起來。

“招工了~招工了~”

“招工去淞滬修碼頭、建港口,修水泥馬路~”

“三兩銀子一個月,按月足額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