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這也是個買賣 (第1/3頁)

“滴答~滴答!”

劉晉看著桌上大如臉盆的鐘表,一邊聽著朱厚照的解說,也是一邊仔細的看起來。

“我們傳統劃分時間的方法是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有八刻,一刻算下來就是十五分鐘,在沒有鐘錶之前,我們計時只有一個大概的那個時辰,但有了這個鐘錶之後,我們就可以請準的知道某個時辰、某分鐘、某秒。”

“這對於研究領域來說還是非常有幫助的,有了精準的鐘表,我們就可以精準的知道時間,知道了時間,我們就可以精準的計算速度、距離等等。”

朱厚照對於自己的作品還是很自信的,也清楚的知道了準確計算時間的重要性。

搞科學研究,一開始最重要的東西其實是基礎性的東西,比如精準的計算時間、長度、重量等等,只有在能夠精準的確定、計算這些基礎性的東西上,搞科學研究的時候,才能夠進行對比,從而總結規律。

如果每一次實驗的時候,都無法精準的去計算這些東西,做再多的實驗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實驗,這研究自然就很難有突破性的發展。

這也是劉晉為什麼要在自己麾下的產業、開辦的學校當中進行了嚴格的統一各種各樣的度量衡的原因,長度、質量等等都進行統一,現在有了鐘錶時間也是可以進行統一。

將這些基礎性的單位進行統一,能夠進行進準的計算,對於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同時對於大規模的資本生產,同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殿下,其實我覺得這個十二時辰啊,最好還是用阿拉伯數字來代替,我們可以稱之為1點、2點、三點等等。”

“這樣就更容易記,也更一目瞭然。”

“這鐘表上面也是用數字進行標記,同時再表上十二時辰,這樣一來的話,一看就知道是幾點鐘了。”

聽朱厚照介紹完,劉晉想了想也是給出一些建議。

說實話,習慣了後世的計時方法,這看十二時辰的時候總覺得不夠簡介,告示你十點鐘,你就知道已經比較晚了,可是告示你巳時,你可能還要伴著手指頭去推算一下。

在這方面,西方人的這一套制度相對而言還是更容易學,也更容易記住,讓人一看就懂,傳統十二時辰,你如果不記牢,爛熟於心的話,你是每次都要去背一遍的。

“這倒是個不錯的建議。”

朱厚照聽完也是微微點頭:“我也覺得十二時辰有些不好記,對於普通人來說就更是如此了,這一二三四五六七就好記多了。”

“回頭我就讓人在上面刻上數字,到時候再將它送給父皇。”

“殿下,這個鐘錶還能不能做的更小一些?”

劉晉看了看鐘表,它的體積實在是太大了一些,臉盆大,和後世的鐘表相比,這體積也太大了一些。

如果能夠做出後世的手錶來,那就可以帶動一個行業的發展。

劉晉想起後世的鐘錶行業都覺得來氣。

後世所有的名貴手錶全部都是歐洲這邊的,一個手錶賣幾萬、幾十萬、甚至幾百萬,比搶錢還快。

而國內的手錶製造業呢,全部都是低端市場,有些明明水平絲毫不比歐洲人差了,可是大家就是不買單,寧可花大價錢去買歐洲人的產品。

手錶都被歐洲人完成了奢侈品,已經不是用來看時間的了,而是用來裝逼、把妹的東西來。

所以如果大明這邊率先發展鐘錶行業的話,如果發展起來,不僅僅能夠解決大量的就業問題,而且還可以順帶著將鐘錶推向全世界,讓全世界買大明的奢侈品。

“當然可以做小來,我現在僅僅只是製造出了這第一臺鐘錶,沒有進行精雕細琢,如果進行精雕細琢的話,這鐘表還可以做的更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