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6章 竟然是他! (第1/3頁)

京城,關於炎黃子孫的討論席捲整個大明上下,不過很快就和以往無數的大事一樣,轉眼間就被其它的事情所覆蓋住。

弘治二十一年的科舉考試很快就成為了整個京城老少爺們最關心的事情了,三年一次的盛世,每一次都要會上演一幕幕才子佳人的好戲,讓人永遠也看不夠。

十月初一,這一天正式會試開始的日子,整個京城似乎好像都因此變的安靜下來,貢院周圍更是提前就已經進行了清場,防止有人影響會試。

這一天,作為主考官,劉晉很早就起床了,一翻洗涮過後,穿上自己正二品的緋紅色錦雞官服,再戴上管帽就往會試的貢院而去。

在以往,三年一次的倫才大典都是在二月的時候舉辦,故而一般稱之為春闈,而鄉試一般都是在會試前一年的秋天舉行,故而一般稱之為秋闈。

不過在弘治十八年的時候,因為贈送東榜,再加上大明地域遼闊,從海外、關外諸省前來京城考試需要很長的時間。

所以就將會試的時間改在了十月,這也是大明第一次將會試的時間拖延到十月來舉行,目的還是為了給前來參加考試的學子更多的時間,畢竟大明太大了,這個事情的交通又相對落後。

從黃金洲或者是澳洲前來京師參加考試,至少都是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夠抵達京城,如果在鄉試之後繼續在三月進行會試的話,很多學子都極有可能趕不上,適當的推遲到十月來舉行就可以有足夠的時間。

十月會試,估計著以後也是會定下來,等於是鄉試在秋天,會試也在秋天,中間差不多隔著一年的時間給學子們趕路和準備。

劉晉不緊不慢的坐著四輪馬車往貢院這邊走去,另外一邊貢院這裡,眾多前來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們自然是早早的就來到貢院這裡。

三年一次的會試,這是足以決定人生成敗的大事,歷朝歷代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這裡鯉魚躍龍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最終成為叱吒風雲、影響歷史走向的大人物。

這其中明朝是最多的,從明朝開國一來,明朝幾乎所有的大臣、能人都是從這貢院這裡開始,明朝初期的三楊,還是土木堡之變當中力挽狂瀾的于謙,又或者是一代又一代的內閣閣老,全部都是從這裡開始的。

放到這弘治朝來,也是一樣,無論是內閣的三閣老,最差的就是劉健了,但好歹也是二甲的進士,至於李東陽、謝遷,一個是二甲第一名,也就是總第四名,因為一甲只有三人,一個更是狀元出身。

這一次的主考官吏部尚書劉晉,那也是弘治十二年的狀元了,當朝的這些六部尚書、侍郎等等,隨隨便便一個,最差那也是二甲的進士,狀元啊、探花啊、榜眼什麼的一點都不稀奇。

“魚躍龍門啊!”

李南雲看著眼前的貢院,巨大的門此時正關著,下面是長長的石階,下方的空地這裡站滿了前來參加考試的學子,三五成群,或孤傲不群,或自信滿滿,又或者是激動萬分、忐忑緊張……

“李兄,準備的如何?”

田豐、王奇、阮文傑、武義等人聚在一起,看著李南山似乎在想什麼,也是笑著問道。

“李兄還用準備?”

“他才華橫溢,隨隨便便也是能夠高中的。”

裴文卿笑著說道,這些天大家處在一起,對於李南山的才學,大家也是知道的,別看他不是漢人,可是比起裴文卿、武義、吳浪這些漢人學子還要有才華,大家都覺得不出意外,李南山高中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嗯,主要是東榜的競爭力比起南北榜來要小得多。

“言之尚早,言之尚早~”

“我希望的是大家都能夠高中,以後能夠同朝為官,為天子分憂,為黎民百姓謀福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