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5章 牛叉的江西 (第1/3頁)

劉晉對湖廣這邊的肯定,也是讓魏英高興不已,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辛辛苦苦的努力耕耘一方,求名自然是不用說了,但更多的還是為了能夠更進一步。

魏英和高江兩人都已經是六十多歲的官員了,說實話,如果不能再進一步的話,按照大明規矩,這地方官員65歲就要退休了,也就幹不了多久。

但如果能夠升到京官的話,就可以幹到70退休,並且京官除非是身體實在是不行,一般都會留任一兩次,幹到80歲都可以的。

就像現在的內閣首輔劉健,現在都已經七十六歲了,按理說早就應該退休回家頤養天年了,但是他身體好,又弘治皇帝的老師,幹到八十都可以。

事實上明朝很多有名的大臣,像王直、王恕、楊仕奇等退休的時候都已經八十歲了,六十多歲在京官裡面都算年輕人了。

如果是地方的封疆大吏,你六十多歲說要退休,給天子上書請恩賜歸鄉養老,一般都會同意,天子對你沒什麼印象的話,根本就不會挽留你。

京官就不一樣了,天天在天子的面前晃來晃去的,混臉熟了,即便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功勞,又沒有什麼太大的才華,天子也會按照慣例挽留你一二。

像李東陽,他在弘治十四年的時候,腦袋暈眩,再加上自己的長子病死,他多次請辭,弘治皇帝都沒有準許,到了弘治十七年又生病了,多次乞求退休,依然不準。

這一方面是因為李東陽確實是有才華,是能臣,弘治皇帝需要他的輔佐,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他是京官,還是內閣大臣,多次挽留也是常規操作了,你要是地方官員,縱然是有才華,可是皇帝對你不熟,哪裡還會挽留你。

至於說其他的官員,除非是跟你是很好的故交好友,不然巴不得你趕緊讓出一個位置出來,這樣好安排自己人頂上去。

所以魏英聽到劉晉的話,自然是很高興,特別是最後那句,如果弘治皇帝知曉的話,必定會更加高興,這讓他更是激動。

這事情幹好了,還要讓上面知道,特別是要讓天子知道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天子對你有好的印象,升遷提拔就跟坐火箭一般。

就如同眼前的這個劉晉,才三十多歲的年紀,已經位高權重,位極人臣了,按照正常的流程來走,劉晉縱然是狀元,也絕對不可能說在如此短、如此年輕的時候坐到這個位置上面來。

還不是因為弘治皇帝賞識,在弘治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再加上劉晉自己的能力,也就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多謝劉公的肯定~”

“湖廣能夠有今日,這一切都離不開天子的恩賜,也離不開朝中諸公的幫助。”

魏英也是連忙笑著回道。

“高公,江西這邊的情況如何?”

劉晉點點頭,轉頭看向高江,問起江西這邊的情況來。

“託天子的洪福,也要感謝朝中諸公對江西的支援,江西這幾年也是一直風調雨順,糧食產量年年增長,去年糧食的產量比前年增長了15%。”

“此外,我們江西這幾年新辦了五所高等院校,一百多所新式中學,上千所新式小學,另外還新辦了三所書院,三百多所私塾,整個江西所有適齡兒童都可以上學。”

高江也是連忙向劉晉彙報起來。

和湖廣這邊有點不同的是高江特別重視教育,故而一直以來都在想辦法多辦學校,不管是新式學校,還是傳統的私塾、書院,都大力的支援。

“五所高等院校?”

劉晉一聽,頓時就傻眼了,這江西也太虎了吧,一辦就是五所高等院校,要知道現在大明大部分的省份這裡都還沒有屬於自己的高等院校。

這主要是因為辦高等院校的資金都是劉晉自己再出的,故而地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