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1章 蓬萊城的元宵節 (第1/3頁)

黃金洲蓬萊城。

弘治皇帝和劉晉在田二牛的家中一直住到了元宵節,準備見識一番蓬萊城的元宵節。

蓬萊城這裡的元宵節非常熱鬧,也是辦的非常隆重。

這裡因為遠離大明本土,故而本地的大明官府還承擔著弘揚大明文化,傳承漢家精神的重要使命,故而在重要的節假日都是要高度重視,舉辦各種活動來進行慶祝。

官府重視,老百姓們也是積極的參與,因為基本上都是居住在城市裡面或者是移民的城鎮,人口集中,各種活動也好舉辦,大家也都方便參與。

另外本地還有大量的殷商後裔,他們對大明人和大明文化都是非常崇拜,因為在他們看來大明人就是太陽神的後裔,他們雖然也是太陽神的後裔,但犯了錯所以被放逐到這裡。

所以必須要好好學習大明的一切,這樣才能夠融入到大明,逐漸迴歸到神的懷抱,故而對大明的各種各樣節日也是非常重視,積極參與。

此時此刻,整個蓬萊城裝扮一心,家家戶戶都掛上了慶幸的燈籠,很多的商店更是舉辦了各種各樣的活動來進行慶祝。

有的商店出了字謎,誰要是可以猜出答案來,可以去商店裡面免費獲得一些獎品,比如買糧油的,可以得到一些糧食或者油。

再比如茶樓、飯店什麼的,進去消費可以免費為你送上一壺上好的茶或者酒什麼的;有些客棧、酒店,你還可以免費去住上幾晚。

商行自然也是不會錯過這樣的好日子,也都紛紛跟著推出了諸多的活動,比如出一些難出的對子,對上了直接獎勵幾十兩、上百兩銀子,這可就直接上真金白銀了。

還有的商行會重金求詩詞什麼的,一些蓬萊城有名的大酒樓為了出名,那可是不惜血本,幾百兩、上千兩銀子的砸下去就為了給自己的酒樓增加一些文人氣息,將好的詩詞留下來以供後人欣賞。

當然了,最重要的就是增加自己的名氣和逼格了,畢竟自古以來文人騷客莫不如此,跟詩詞掛鉤了,這酒樓自然就可以跟著上檔次了。

滕王閣如果不是有王勃的《滕王閣序》絕對不會有那麼大的名氣,排到了四大樓之首,全靠的就是這篇千古名作。

在古代想要炒作一個地方,一個酒樓、閣樓什麼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寫詩詞了,越是精彩的詩詞越是可以迅速的出名。

這也是古代的詩人詞人吃香的緣故了,一方面是因為讀書人的地位高,能夠寫詩詞的都是讀書人,寫得好的自然也都讀的不差。

另外一個方面也是因為很多時候無論是人想出名還是地方、建築要出名都少不了這文人雅士們來寫詞、寫詩什麼的。

李白在唐朝的時候為什麼可以到處遊走?

要知道窮家富路的,自古沒錢就別出門,更何況古代盜匪多如牛毛,這出門就更不容易了,但是李白就可以到處遊山玩水,走遍大江南北,到處留下他的詩篇。

他靠的是什麼?

一方面當然是因為李白詩詞寫得好,名氣大,走到哪裡都是人人追捧的物件,等於是唐朝版的當紅明星,大家都喜歡結交一番。

李白自己又喜歡交朋友,走到哪裡就和哪裡的名流雅士玩的來,他寫詞又厲害,隨隨便便寫一寫都可以讓人高興的很。

像汪倫就是李白的超級粉絲,得知李白去叔父李冰陽的家裡做客,自己就屁顛、屁顛的去邀請李白到自己家裡面去做客,好吃好喝的伺候著,臨走還送李白大禮,價值不菲的八匹良馬和十段官錦,還親自給李白跳了一段‘踏舞’送行。

大家想想,這古代的馬放到現在來,你至少也是高檔車了吧,怎麼也得要用百萬的豪車才能夠比得上吧,這一送就是八匹馬,何等的豪氣。

還有官錦,這東西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