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3章 扶不起的酸臭腐儒 (第1/3頁)

“部分新學學校轉為書院?”

“你怕是嫌現在的科考壓力不夠大哦。”

大臣們一聽,心裡面都忍不住吐槽起來。

說實話,大家都覺得現在的科考競爭實在是太大了,大家各自的家族裡面都有大量的子弟在參加科考,可是能夠考出頭卻寥寥無幾。

很多官員的兒子都已經四五十歲了連個舉人都考不上,更別說是去考進士了,大家都巴不得讀舊學的人更少一些,這樣競爭壓力才更小一些。

你倒好還要將新學的部分學校變成書院,你以為是你家開的?

你有本事你出錢去開啊,你出錢去辦啊,那樣根本就沒人說你半個字,只會誇你是真心為了壯大儒門。

“陛下,臣也以為應該打壓新學的發展,新學所授之學乃是旁門左道,奇巧**技,新學大興,則旁門左道大興,正道之儒家則式微,長此以往,強枝弱幹,本末倒置,江山社稷動**,百姓民不聊生啊!”

又有老舊派的官員站出來,張嘴就猛烈的抨擊新學,說什麼旁門左道,奇巧**技,還什麼本末倒置,江山社稷動**,民不聊生。

這尼瑪,頓時就讓朝中的無數大臣一陣無語。

雖然說大家都是讀儒家學說出來的,認可儒家的正統地位,但如此抨擊新學,將新學說的一無是處,這顯然是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了。

新學的作用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各種各樣的機器層出不窮,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便捷了大家的生活和出行,讓大明變的更加富有,強盛。

沒有新學的話,縱然是擴大了領土,依靠傳統的耕種方式來耕種的話,你又能夠種幾畝地?

沒有新學的話,縱然是你累死累活的去織布,你一天又能夠織多少?

沒有新學的話,你縱然是兩隻腳再會走路,你一天又能夠走多少裡?

張嘴就來,這就是這些酸臭腐儒最讓人討厭的地方了,幾乎是閉著眼睛的在哪裡說瞎話,你還以為是二十多年前的時候?

那個時候,大家還沒有看到多少新學的用處,也沒有感受到多少新學的好處與便捷,多少還是有很多人相信你所說的。

可是現在都已經是弘治三十五年了,大明朝新學都已經發展二十多年了,資本主義,工業革命都在迅猛的發展之中。

人們早已經享受到了新學的好處,已經用耕地機收割機來種地,用織布機紡織機來織布,出行乘坐火車和汽車,享受著新學發展所帶來的種種好處。

你竟然還在這裡張嘴就來,胡亂的胡說八道。

這讓不少老舊派的官員都皺起了眉頭,這樣的胡說八道,不僅僅沒有絲毫的用處,只會讓越來越多的人站到新學這邊去。

“真是一群扶不起的爛泥!”

楊廷和心裡面都罵娘了,他雖然是老舊派的官員,但也是知道新學所帶來的巨大改變,新學早已經滲透進大明的方方面面,從上至下都在享受著新學所帶來的巨大紅利。

這朝堂之上的官員,誰家沒有工廠、商行?

工廠商行裡面基本都是大量的使用機器來提高生產力,生產出更多的產品,賺取更多的利潤。

還有這大明底層的百姓,他們的子女在新學免費的讀書,學習知識之後能夠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你讀舊學可以嗎?

讀舊學想要出人頭地有多難,問問你家的傻兒子不就知道了?

一萬個舊學學子當中也僅僅只有那麼一小部分人才能夠考上舉人、進士做官的,普通家庭的老百姓可沒辦法供養自己的兒子讀舊學讀到四五十歲的。

讀舊學花銷非常大,而且還要完全脫離生產,考不上就只能夠一直考,隨隨便便都是三十、四十歲,五十歲能夠考上都算不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