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給鬼子中將整不會了,跟太平洋戰場不一樣啊 (第1/2頁)

縱隊的攻勢兇狠,在火炮停息的剎那,便殺到了日軍陣地。

炮火的狼藉中,一臉懵逼的小鬼子剛剛露頭,被密集的火力覆蓋。

鮮血亂飛,子彈朝著腦殼飛來。

輕機槍、衝鋒槍、步槍的聲音夾雜在一起,突擊部隊殺到最前,赫然的亮起刺刀衝殺。

還沒吃早飯的鬼子顯得虛弱不堪,本來挺精銳的關東軍,被正面突破,殺得潰不成軍。

八路拼殺刺刀的本事更高,這是看家本領。

除了拼刺刀外,副班長端著衝鋒槍支援。

鬼子齊刷刷的倒地,被子彈射穿胸口。

短距離突擊的情況下,一把衝鋒槍的威懾力太足了。

步槍是拉一槍打一下,這玩意帶著彈鼓彈夾,71發子彈,續射能力很強。彈藥手揹著子彈,跟著副班長衝鋒。

換子彈的過程中,拿出手槍反擊,連續幹掉5名鬼子。

給關東軍整不會了,不是說土八路的武器裝備不足,彈藥不足嗎。

這一亮傢伙,長短武器齊備,班組還配備了手槍。

在日軍中,南部手槍是好玩意兒,只有軍官才能佩戴。

國軍就非常喜歡南部手槍,配備在手上,不是為了使用,純粹是為了裝逼,證明自己擊斃過鬼子軍官。

防守的日軍損失極大,沒有充分的工事,沒有火力援助。

拼刺刀還拼不過。

如果單純是刺刀拼殺,鬼子一點也不怕,就算八路厲害,雙方也能保持一比一交換比。

關東軍鬼子訓練不錯,白刃戰水平一向值得重視。

關鍵不是單純的拼刺刀,大量波波沙衝鋒槍的引入,讓八路軍的近戰突擊能力翻倍增強。

拼刺刀這回事,純粹是因為沒有自動火力。

有衝鋒槍、自衛手槍的時候,不比刺刀猛多了。

鬼子在太平洋戰爭的時候,也想跟老美拼拼刺刀,迎接他們的是火焰噴射器、衝鋒槍。

在一聲聲板載衝鋒中迷失了自我。

八路的進攻是衝鋒槍配合,刺刀輔助,貼臉靠近後,刺刀比開槍更容易擴大戰果。

已經臉貼臉,哪有功夫給你拉大栓。

刺刀向鬼子的心口扎去,迅速的撲倒大片鬼子。

都說小鬼子拼殺刺刀的時候會退彈,不是他們有什麼狗屁的武士道,單純是因為三八大蓋近戰穿透力強,貫穿傷害不足以致命。

射擊的機會少,還會影響肉搏的質量。

真正的戰場是選擇最有效的殺敵手段,而不是盲目的刺刀衝鋒。

八路的戰術更符合實際,更能充分發揮出優勢。

兵力壓進之後,衝鋒槍跟刺刀配合,殺得鬼子膽寒。

以他們的小個子,在拼殺刺刀上並不佔優勢,在加上八路也有拼殺刺刀的傳統,日常訓練上絲毫不虛。

正面突破,一時間讓鬼子血流成河。

刺刀噗呲扎進血肉,再狠狠的抽刀,鮮血噴射。

戰士們的身上、臉上沾滿了血水,像從地獄裡爬出來的伏魔金剛,屠殺眼前的人形畜生,而小鬼子就是該下十八層地獄的畜生。

直到眼前沒有一個站立的鬼子,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一如洪水而來,又如洪水散去。

主力部隊有條不紊的撤退,順帶著把戰場給打掃了一遍。

幾千人化整為零,以連隊為最小單位,撤退到山區內。

西山福太狼懵逼了,太平洋戰鬥的時候沒見過這種戰術啊。

來如風,去如風,八路這是把自己陣地當後花園了?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關鍵他還沒有任何反制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