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雲龍兄,我那一個營的武器裝備該還了吧 (第1/2頁)

41師團元氣大傷後,一直堅守在忻縣地區,再沒敢打出任何主動進攻。

利用工事嚴防死守,跟孔捷的第二支隊相互對峙。

突然的訊息,調走了41師團主力,出海參與太平洋戰爭。

一方面是鬼子做戲,宣稱獨立混成第二旅團還在,另一方面海外戰場確實吃緊。

人逢喜事精神爽,可碰到了倒黴事,喝涼水都塞牙縫。

運輸船出海以後,沒過幾天,就碰到了海上的風暴。41師團抽調的鬼子在海上翻船,所有鬼子被海水吞噬。

這下好了,老天爺都在幫著鬼子演戲。

對外宣稱海難,獨立混成第二旅團葬送在海水之中。

看到了吧,意外海難,絕不是八路宣傳的集體投降。

真亦假時假亦真,丁偉都有點信了,這也太巧合了吧。

待他清理完日軍的軍事要塞後,特意安排了政委,對鬼子進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一邊在礦坑裡幹活,一邊接受俘虜教育。

竹下俊背上了罵名,在鬼子內部高層已經將他除名,認為他是背叛帝國的罪人。

即便是罪人,也不敢大張旗鼓的宣揚,避免更多人知道這門醜事。

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裡咽,小鬼子吃了大虧,卻一點也不敢張揚。

安排了幾十架轟炸機,對武城地區進行狂轟濫炸,發洩心中的不滿。

但這地方修建了防空洞,更配屬了一些高射炮、高射機槍。鬼子的飛機一來,防空火力全開。

沒受到什麼損失,還擊落了三架飛機。

窮也有窮的好處,沒有工業設施,沒有值錢的東西,鬼子炸來炸去,也不過是炸塌房屋。

土坯房壞了再建,戰士們士氣高漲,喊著口號,唱著軍歌,慶祝收復重城。

一夥漢奸拉上街道遊行,痛罵他們的賣國行為,搜刮的物資糧食等充公,拿出來分配給群眾。

打地主分田地,迅速掌握武城周邊局勢,將這座首府城市,西北重要城市牢牢的握緊手中。

“司令員,蘇聯人阿諾夫又來了。”

“快請啊,這可是我異國的老大哥,這是給我送好東西來了。”

丁偉表現的異常熱情,剛從老大哥這弄了個拖拉機廠,廠房修建後,率先做了一些維修工作。

將鬼子的戰車、汽車發動機修理,順帶著開始生產拖拉機。

原材料少、技術薄弱,它的產能有限。但最大的作用是培養技工,能讓整個生產線跑起來,就有了足夠的意義。

阿諾夫這次來是準備繼續交換一些物資,遠東地區後勤壓力較大。

為了給西線緩和壓力,助力盟軍反攻,遠東軍是想自己解決後勤問題。

提出了一噸換一噸的說法。

一噸小米、高粱、大豆、小麥等,換一噸他們繳獲的日械武器裝備。

包含火炮、汽車、裝甲車等武器,不過有些已經損壞,有的未必能開。

這些是諾門坎戰役時的繳獲,還有雙方摩擦當中,從鬼子手上搶的。

遠東軍有自己的裝備體系,看不上鬼子的玩意,好東西拿走使用,剩下的是準備回爐的玩意兒。

他們看不上,丁偉可看得上啊。

回爐也好,修補也罷,拿過來處理後就能用。對於農業國家而言,任何鋼鐵武器都是值錢的。

融了鍊鋼也好啊,也比糧食值錢。

這個一噸換一噸的說法,可換到丁偉的心坎裡去了。

快快送來,小米多多滴有。

為了誠意,阿諾夫走的時候,先拉了三車20噸粟米走,跟丁偉熱情的擁抱,承諾物資很快運輸過來。

武城有一個修槍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