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我要BT系列坦克的生產線 (第1/2頁)

是毛是哥二象性,在丁偉眼中,有好處的時候是老大哥,沒好處的時候便是老毛子。

這不是他一面之詞,完全是靠對方的表現。

譬如蒙疆地區,對方一直在外蒙駐兵,從24年開始就建立了親蘇的政權,忽悠外蒙地區獨立。

促成這件事後,駐軍數量增加,儼然控制了我外蒙地盤。

歸根到底,往祖宗上論,這是我們的。

再往元朝時期論,這玩意兒大片蘇聯都是我們的。

華夏人不該有侵略的野心,但應該有收復故土的夢想,併為之努力奮鬥。

話題扯遠,丁偉讓人把阿諾夫請了進來,臉上擠出笑容。

看著滿臉鬍子,卻神采奕奕的阿諾夫,兩人“熱情”的擁抱,以此來體現革命友誼。

綏熱察軍區的崛起,解決了駐蒙蘇軍的一個大問題。

不再需要時刻防備鬼子駐蒙軍向北進攻,可以節省出更多的精力,僅僅應對關東軍就夠了。

阿諾夫從外蒙到武城來,一路暢通無阻,不必擔心鬼子的騷擾突襲,更不用擔心偽蒙騎兵那群雜魚了。

“我親愛的革命戰友,再次看到你真讓我心情愉快。”

丁偉拍打著對方的後背,阿諾夫身上有一股機油跟黃油的味道,這令人興奮,而不是覺得髒汙。

這是機械的味道,在這片枯黃土地上最缺少的味道。

已經聞夠了土腥味,夾雜著同胞血液。綏熱察迫不及待的要讓黃金血液流淌,讓油料、戰車、火炮從這裡通行。

雙方是盟友關係,丁偉直接開門見山。

“上次迅速過去的物資已經消耗一空了嗎?”

阿諾夫點了點頭,稱讚丁偉的辦事效率,雙方一噸換一噸,用一大批報廢的汽車坦克火炮,換走了幾千噸粟米高粱。

在阿諾夫那邊處理起來都覺得頭疼的玩意兒,拿到丁偉這裡來,竟然可以換取金燦燦的小米、大麥。

沒有好處的事情,老毛子不屑於幹。

阿諾夫吃到了好處,外蒙的蘇聯駐軍也吃到了方便。

從西伯利亞鐵路線運輸物資,需要幾千公里。

從察北、蒙疆地區運輸物資,卻僅僅需要汽車馬匹就可通行,一個月時間就能跑個來回。

所耗費的,不過是一些繳獲不能用的武器裝備。

阿諾夫有野心,想把這次的交易擴大,他們在諾門坎戰役報廢了幾百輛坦克,拆卸的成本大。

能夠拆走的裝置基本扒光了,剩下的可以當廢鐵處理。

對於擁有眾多鋼廠,完成了工業化積累的國家。廢棄的坦克火炮屬於雞肋,即便可以回爐重煉,也會覺得成本太高。

回爐的鋼水成分複雜,一輛坦克上含有多種合金鋼,還不如直接用含鐵量高的礦石。

鐵礦裡的雜質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去處理,成品的坦克火炮內的雜質,增加的合金難以去除。

回爐冶煉的成本高,提煉出來的鋼材質量差。

這些問題在丁偉面前通通不是問題,對於農業國家而言,質量先放在一邊,先把產量提上來,解決有沒有的問題。

連刺刀都造不出來的時候,誰會去計較鋼材的質量?

拿到的報廢坦克,維修後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作為教材培養裝甲兵。

最不濟的時候,拆了回收,也遠比同等重量的糧食值錢。

一噸鋼鐵的價格,無疑是勝過一噸糧食的。

這筆賬不用多算,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想的明白。

阿諾夫有野心,丁偉何嘗沒有野心。

上次的交易是小打小鬧,這次至少要翻倍。

“阿諾夫,我有意向莫斯科提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