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外蒙到底誰說了算的問題 (第1/2頁)

當關東軍擺出一副對峙防守的姿態時,丁偉也沒有好辦法。

除了不斷安排人員向東北地區滲透,任何大規模的攻勢,都不足以撼動23師團駐防工事。

這個時候,騎兵支隊跟鬼子步兵聯隊交火,處境並不好。

23師團步兵聯隊快跟上一個旅團了,滿編情況下5500餘人,屬於編制人數最多的聯隊。

任何一個單一的聯隊拉出來,都可以對抗孫德勝的騎兵支隊。

騎兵機動性足夠,但攻堅能力確實差了很多。

況且他孫司令手上,也只有三四千人馬。

丁偉看向作戰地圖,赤峰北部的大興安嶺地區,被西拉木倫河劃分成兩半,北邊是大興安嶺,南邊是七老圖山。

河中夾帶黃沙,也有人稱呼它潢水。

與赤峰地區的老哈河,形成了人字形,靠近山區的方位,是高畫質縱隊駐紮。

依託河流山勢駐防,可以掩護騎兵支隊撤入安全地帶。

“告訴孫德勝,鬼子來勢洶洶,不必苦戰,騷擾撤退,保持這股機動兵力活躍在西拉木倫河附近。”

“但無論如何,也要守住最後的底線,在山區內截停日軍。”

得知騎兵支隊遭遇日軍聯隊,周衛國急匆匆的趕來指揮部。

他現在的職責,更像是丁偉的參謀長。

除了監督裝甲兵訓練外,就全職擔任作戰參謀一事,幫忙出謀劃策。

“司令員,偽蒙騎兵方向,不得不防備。建議將第二騎兵支隊調往察西北區域,對接外蒙地帶,防備這夥人背後偷襲。”

外蒙這群人,從軍閥時期就不安分。

蒙疆政權在鬼子的扶持下,成立了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

收拾駐蒙軍的時候,就跟這夥人打過交道,騎兵居多,戰鬥力一般,屬於三流部隊。

三個騎兵支隊馳騁晉北後,將這夥人驅趕回了外蒙地區,隨後第一支隊便在赤峰西北、錫林郭勒活躍。

抵近了西北的荒漠沙地地帶。

不是丁偉不想往西北去,後勤供應是個問題,對地方的不瞭解也是難題。

貿然進入荒原戈壁,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控制察北之後,有了一定的民眾基礎,吸納了當地不少抗日軍民後,才讓騎兵有了在草原馳騁的嚮導。

這年頭沒有導航,沒有衛星,全靠部隊內的偵察兵、嚮導來指路。

追擊偽蒙騎兵的難度大,收益小,暫時放在了腦後。

這次鬼子聯隊向翁牛特旗、克什克騰旗方向壓進,明擺著是奪取西拉木倫河沿線。

藉此進入察北,足以威脅綏熱察軍區的北部地區。

對丁偉而言,相當於在頭頂放個雷。

如此大的威脅,決不能讓小鬼子突破山區。只要偽蒙騎兵敢露頭,必須殺乾淨。

“按你的提醒,把騎兵第二支隊調過來,再抽調一支95戰車連隊壓陣。偽軍敢露頭,給我打穿他們。”

有合適的機會,可以從二連浩特,殺入外蒙地區,清掃完這群跟關東軍密切合作的狗漢奸。

外蒙是永恆的痛,有機會壓入一支部隊,丁偉不介意安排一個騎兵支隊,在外蒙境內活躍。

趁機擴編為縱隊,作為制衡蒙疆地區的抓手。

以蒙疆的條件,養一支騎兵部隊問題不大,後續有機會可以改造為機械化部隊。

抓手必須提前部署。

偽蒙騎兵累加起來有七八個騎兵師,連打帶收編,弄一支萬人的騎兵隊伍問題不大。

關東軍不好啃,丁偉轉過頭來,覺得可以嘗試先把偽蒙德王給收拾了。

尤其是外蒙地區,老毛子的手伸的很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