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來自關東軍總部的情報,一車皮的坦克 (第1/2頁)

入冬以後,關外的天氣實在惡劣,不適合大規模的兵力調動。

即便有地方群眾配合,丁偉也不想過分的消磨戰士們計程車氣。

決定採用小規模滲透蠶食的方式,以特戰營、先遣團為首,縱隊、支隊的各偵察部隊為輔,敲掉日軍的一些重要據點。

威脅鐵路線、橋樑、公路,進一步掌控京奉鐵路的西側山區。

逼迫關東軍增派駐防兵力。

戰爭不是一味的沖沖衝,用其他手段,也能持續的削弱鬼子兵力。

保持正面對峙,使用特戰隊擴大戰果。

同時命令高畫質在熱河整編游擊隊,向北部大興安嶺的山林壓入。

尤其是臨西縣、巴林左右旗一線,土匪橫行,日偽軍眾多。

能夠威脅到後勤部隊,清掃這些雜魚,順帶著拿下鬼子鑄造的工事。

孔勇的先遣團則迅速的逼近建昌、綏中一線,與偽軍、日軍交火。

新裝備的半自動步槍讓部隊的火力提升巨大。

雙方對射過程中,造成鬼子的傷亡。

密射情況下,一把半自動步槍就跟點射的輕機槍差不多,啪啪啪的連續射擊,槍聲清脆悅耳。

尤其是子彈穿透鋼盔,傳來一陣陣愉悅。

有意將兵力維持在連排級別,充分發揮短兵相接的火力優勢。

一旦投入的兵力過多,或者搬來迫擊炮等武器,會對後勤產生極大的需求。

一雙鐵鞋,一把步槍,一具擲彈筒,靠步兵負重攜帶的子彈、手榴彈,足以應對鬼子中隊級別的兵力。

打得過就打,打不過暫時撤入山區。

這令日軍非常惱火,安排重兵掃蕩燕山?兩個縱隊的兵力壓在這,至少有2萬可戰兵力,那鬼子得投入多少人進行掃蕩?

有明晃晃慘痛的例子擺在那,108師團覆滅,64聯隊覆滅。

丁偉手上的支那軍,有實力吃掉孤軍深入的任何部隊。就算天皇的近衛師團來了,也休想佔到便宜。

可要是不掃蕩,天天被動挨打,被狙擊手偷襲,也難受的很啊。

關東軍內,不得不抽調一批精準射手過來,應付眼前的被動狙殺的局面。

在鬼子陸軍很少設有專門的狙擊手,他們堅信自己的步兵射擊精準,足以應對任何對射局面,根本不需要狙擊手。

認為狙擊手需要更精良的裝置,需要餵養更多的子彈等資源,得不償失。

射擊優秀的人,分出去做機槍手,不是更有成效?

他們訓練精良計程車兵,大體可以保證行進200米命中目標,300米伏射姿態上靶。

在以往的對戰中無往不利,老鬼子射擊準的說法也來自於此。

此時此刻,問題就出在這裡,300米距離靠著機瞄、表尺,能保證大部分子彈咬肉,卻無法保證槍槍命中。

三八大蓋天然的質量問題,精度僅為4moa左右,使其子彈在300米散佈範圍30厘米。

不可能保證槍槍打中要害的。

反過來丁偉手上的這些老兵,打槍的精度絲毫不差。

又全都是配屬了瞄準鏡的狙擊步槍,300-500米這個點上,絕對比鬼子的表現優異。

至少在命中機率上,遠遠超過小鬼子的老兵。

再加上關東軍內還有多少老兵?

抽調的抽調,撤離的撤離,死的死,傷的傷。

正面對射中,鬼子的傷亡持續增加。

以趙大一為首的一批有天賦的狙擊手,手感熱上來的時候,憑感覺就能擊中目標。

這是丁偉重點培養的人才。

不惜代價,不吝嗇彈藥培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