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收復太原的時機就在一號作戰 (第1/2頁)

林一虎等人駕駛飛機,順利返回武城,機場內的維護人員,接管戰鬥機,檢查各個儀表的健康情況。

鬼子的二手戰機,參與了多次起飛,有幾架已經開始亂響了。

偏偏地勤人員經驗不足,根本不具備維修的能力。

實在不行,換新的吧,有這個條件。

所有飛行人員列隊,迎接英雄歸來。

李二勇躺在擔架上,掙扎著要起來。就知道擦傷,沒必要這麼隆重。

丁偉親自到場,對綏熱察軍區的飛行大隊給予肯定。這一次轟炸任務執行的成功,年輕的小夥子有衝勁兒,有勇氣。

“不錯,不錯,都是我綏熱察軍區的英雄,人人都是好樣的。”

林一虎略顯沉悶,飛機太少了,難以組成戰鬥編隊,無法跟鬼子抗衡。

再多幾十架戰機,絕對可以跟華北派遣軍爭奪制空權,不用像落家之犬一樣逃竄。

軍人本應該一往無前,卻要因為武器裝備落後,讓蠻夷畜生肆虐。

丁偉也給他安了安心,“我已向蘇聯盟友借用了一批戰機,等新的戰鬥機到來,必是展示你們能力的時刻。”

他的個人倉庫中存放著150架日式戰機,得找個理由,安排出來,用於武城機場。

跟蘇聯老大哥的交易人人都知道,丁偉只要小心的折騰一手,往老毛大哥那一推,誰知道他的飛機從哪來的,一切合情合理。

汽油、航彈也需要遠東軍支援。

再來一批裝置,可以擴大武城的機修廠,坦克、飛機、炮彈、航彈,形成單獨的供應鏈。

既然蒙疆地區成了一片灰色,不如讓灰色變得更純粹一些。

丁偉主動向阿諾夫提及這些,並未提及自己手上戰機的數量。

一部分用來訓練,培養新的飛行員,大部分則以黑布、樹枝隱蔽起來。

轟炸任務的初戰小捷,寓意是好的,彷彿代表著新的一年大反攻的到來。

豫北方向,鬼子的架橋機受損,整個修繕進度變慢。

反倒是讓第一戰區鬆了口氣,有更多的時間籌備戰事,也有更多的時間備戰。

本來是好事,卻讓山城睡不著覺。

西皮先生質疑航委會的那群人,己方的聯合飛機呢?到現在也沒見動作,他早就在日記裡寫了,要轟炸鬼子的架橋部隊,延緩攻勢。

土八路都能玩空襲了,上哪說理去。

必須儲存兵力,日本人不是最終的敵人,攘外必先安內,這才是心腹大患。

華北地區局勢大變,趁著日軍兵力匱乏,八路開始在年初發起小規模的反撲。

優先控制日偽軍的後勤線,冬末春初的時候,正是北方青黃不接的緊張時刻。糧食短缺,供應不足。

舊糧吃的差不多了,新糧還沒有徵繳上來。

往常是偽軍帶頭徵糧,去各村各鎮,挖掘群眾手上的存糧。今年不行了,鬼子兵力太少,質量也下降。

反過來八路軍的局面更好,能夠拿到武器裝備,參加八路的戰士越來越多。

敵後人員連成一片,挨家挨戶摸排,誰家要是有人當了漢奸,得小心八爺半夜敲門。

大同軍工廠將子彈、步槍、手槍、手榴彈輸送到前線,每個月的產能很高,除了供應丁偉部隊所需外,還能供應30幾個團作戰。

遠遠超過了黃崖洞兵工廠,那裡的彈藥供應,可支援十幾個團。

論規模跟機器裝置,肯定是沒辦法跟大同軍工廠比較的。

後勤部長張萬和成了香餑餑,誰不想從這多拿一些彈藥補充。

師部的電話打到綏熱察軍區,師長直言要趁著日軍向豫中集結的時候,在華北地區打幾場漂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