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離開前好好的,回來後358團沒了 (第1/2頁)

見大部分人都是識時務的,王超自然敞開大門,挑選其中的精銳老兵。

對於新兵則看身體素質、是否識字,會不會打機槍,是不是炮兵等等。

晉綏軍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炮兵,閆長官培養了不少炮科學員,這一點比中央軍也不差。

八路早期的幾個炮兵,都是從晉綏軍這邊招攬過來的。

楚雲飛新組建的美式炮營,全部打包,進了王超的腰包。

其他的晉造步槍看不上,仿製的衝鋒槍也看不上。

挑挑揀揀,把358團的精銳士兵2000餘人,全部整編到了第四縱隊。

剩下2000多老弱病殘,給楚團長留著,也不能做的太絕了,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358團是團級編制,留下2000人不算少了,正兒八經的晉綏軍大團。

完成初步的整編後,王超將城防交給晉中縱隊,自己的第四縱隊便開始向北撤防。

還得繼續回到綏遠,緊盯著35軍。

順帶著把榆林的兩個旅整編進來,兵力可以突破到2萬人。

丁偉給他的任務是,6個月時間,消化戰鬥的傷亡,以現在的部隊為根基,打造出一支能打硬仗的縱隊來。

七路半覺得挺憋屈的。

王超的第四縱隊抽調的時候,坦克旅、機械化作戰旅向綏遠突擊。

以此作為一場閃電突擊演習戰,從集寧直突綏遠。

“不管龍城的戰事如何,丁偉還在提防我們。堂堂綏遠的首府,被外人佔著,真夠丟人的。”

形勢所迫,傅先生不得不接受現實。

他現在能幹的事情是繼續修建水利,興辦農耕,把地方群眾牢牢抓在手中。

如果連群眾基礎都失去了,七路半可就不復存在了。

綏遠軍的幾個能打的,趁機精煉兵馬,兵不在多而在於精。

尤其是新編的2個騎兵師,要向高標準看齊。

看齊?

向丁偉的騎兵縱隊看齊嗎?

人家有裝甲坦克連配合作戰,這邊有啥,三輛裝甲車?

肉身凡胎,再怎麼訓練,也跟不上裝甲鐵板的刀槍不入。

參觀了一次武城,反倒是把他們計程車氣給澆滅了,更加的認為綏熱察軍區的厲害。

打不過,從內心深處迸發出來的想法就是打不過。

火炮不夠,裝甲不夠,兵力不夠,神仙來了也失據。

武城內外,已經是一片祥和的姿態了。

丁偉乘坐飛機到了這邊後,依然笑呵呵的,把自己手上的一些情報拿出來,分享給楚雲飛。

這裡邊既有關東軍的情報,又有華北地區的情報。

恰恰國軍在這邊的情報網路不足,遠遠不能比。

“感謝丁兄慷慨,日後定有重謝。”

“哈哈,重謝就不必了,你我之間的關係,何至於談這些。如果雲飛兄手上有好東西,肯定也願意跟我分享。兄弟之間不要生分。”

“你我同在一個序列之內,你在第二戰區當團長,我在12戰區當東路軍司令。”

“說實話,以你楚雲飛的能力,當一個師長綽綽有餘。不如來12戰區,到我麾下來?”

這次楚雲飛有點猶豫,見識了丁偉攻城,手上飛機大炮嚴備後,他產生了一些懷疑。

山城與陝北之爭,肯定是一場惡戰。

十幾年的愚忠,讓他無法違背內心,他依然願意在中央軍內任職,而不是加入八路。

“多謝丁兄的好意,容我再考慮考慮。”

丁偉也不計較,深吸口氣略顯失望罷了。

強扭的瓜不甜,找了由頭,讓人安頓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