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支隊拓展順利,在鬼子大後方紮根 (第1/2頁)

有了初步的根據地,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先釋放被土匪搶上山的百姓。

打好夾皮溝的群眾基礎,安排幹部接手村莊的思想改造工作,向他們宣傳八路軍的各項政策。

同步向威虎山附近的山林壓進,剿滅附近活躍的大小土匪,肅清山林。

半個月時間,趙剛想辦法用加密電臺彙報了支隊拓展的進度。

在鬼子無力顧及的山溝裡,成功的站穩腳步。

地方群眾對八路抱有牴觸心理,那些惠民利民的政策,更是打心底裡不信。

收拾地主?那還得了,地主老爺發了火,大家都沒好日子過。

要給他們講明白,講透徹,不是消滅剝削的人,是消滅剝削的階級。

消滅了地主本人,還會衍生出一個個地主。

唯有消滅了剝削階級,才不會出現壓迫,才會有好日子,才是真正的民族解放。

段鵬帶隊剿匪,趙剛穩住地方。

同時訓練新兵,補充到隊伍中來,兩人配合的相對默契。

透過剿匪來樹立名聲,再透過各項政策與窮苦大眾綁成一條線,獲得支援。

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用不了多久,趙剛就可以將山區大部分拓展成根據地了。

從土匪手上繳獲的槍支武器,交給民兵訓練。繳獲的金銀,則統一上交,考慮在偽滿洲採購一些藥品。

周竹俊就在新京活動,缺少一些經費。只要給他足夠的金銀,可以從反戰同盟人員手上,拿到醫療物資。

他的同學、朋友遍佈在關東軍內,在軍需部未必沒有熟人。

形成了鏈路的閉環,能夠讓段鵬的特戰隊、趙剛的牡丹江支隊、周竹俊的反戰同盟聯合起來,共同為抗戰做一些努力。

同時期,山城方面也緩了一口氣。緬北地區的反攻出現了轉機,使的鷹醬的物資可以重新透過公路運輸進來。

以前只能依靠駝峰航線,靠著飛機運輸緊缺的物資。大部分還要用於聯合空軍,能夠給到國軍的物資不多。

緬北反攻取得初步的成果後,天竺、緬甸、滇南一線打通,使的物資可以從陸地直接運輸進國內。

一大批美械武器裝備,給娘希匹奶了一口。

正面戰場還在敗退,但區域性地區已經有能力反撲了。

反觀鬼子11軍,只能依靠繳獲的武器裝備作戰,他們的後勤物資被阻斷,十之七八損失在運輸過程中。

一號作戰來勢洶洶,從豫中推進,一路推進到長衡地區,從目前的戰事情況而言,會戰的結局還是失敗。

曾經阻擋了日寇多次進攻,在最後關鍵時候,很多人的私心作祟,天爐將軍也好,小諸葛也罷。

都帶著私心去指揮這場戰鬥,讓本來可以僵持的局勢,潰敗的一發不可收拾。

豫中會戰是一天丟一城,長衡會戰則是三天打穿了長沙地區,丟掉了大量的工業園區。

鬼子在正面戰場的攻勢,並未因為後勤的缺少而終止,依然保留著進攻的主動性。

在盟軍節節勝利的時候,山城為首的國軍在節節敗退。

非兵不利,事在人為。

由派遣軍遞交上來的戰報鼓舞人心,今天攻佔哪裡,明天殲敵多少,後天又拿下了新的城市。

這場亙古遠征,取得了非常明朗的成績,見證了陸軍依然強大。

足以證明,太平洋戰事的失利跟陸軍沒有半毛錢關係,都是海軍那群馬鹿在惹禍。

都這個時候了,鬼子海軍跟陸軍之間,依然是水火不可調和。

海航的老兵已經損失殆盡,陸航倒是還能湊出一些老兵,湊出一些飛行員參戰。但雙方飛機的操作方式不一樣,同樣是從外引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