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軍分割槽精兵超兩萬,提兩個作戰支隊 (第1/2頁)

晉北的戰事糜爛,日寇兵力不足,無法庇護鐵路沿線。

多處起火,急需兵力支援。

擺在岡部直三郎面前有兩條路,其一是調動獨立混成第二旅團的主力,支援到大同盆地,穩住地方的局勢。

影響則是察哈爾方向兵力缺失,五個步兵大隊分別駐紮了武城、天鎮、懷來、蔚縣、來源,堵住了晉察冀軍區的活躍範圍。

把旅團主力調到丁偉面前來,那晉察冀的部隊豈不是鬧翻天了?

剛剛完成的夏秋大掃蕩,剛把晉察冀八路的囂張勢頭給壓下去,這時候撤走兵力,掃蕩不白費了?

其二,放棄大同以南的地盤,將平綏鐵路作為主要防守區。防備國軍、馬家軍、蒙古軍的兵力反撲,保證鐵路線的安全。

可該地區富有煤礦,平原糧產豐富,丟失了它,佔領晉省還有屁的用處?

駐蒙軍是沒有多餘的兵力調動了,就只能看華北派遣軍岡村大將的安排了。

是否能抽出兵力,支援到晉北作戰。

如果戰場在冀中,在華北平原地帶,還是能隨便抽調師團級主力,過來解決掉第四軍分割槽的。

可戰場爆發在晉西北、晉北,雖說也是平原地帶。

支援的兵力,需要先跨過太行、太嶽、燕山等山區。

後勤壓力大,效果甚微。

是否可以考慮,透過拉攏、誘惑的手段,收買第四軍分割槽的幹部,從內部瓦解掉他們?

正如同岡村在做的事情,大力拉攏第二戰區長官,制定伯計劃。

閆長官是東洋留學過的人,軍中有不少人是他的同學,暗中許諾了不少好處。

他的侄子在國內不出名,但在日軍高層卻極有名聲。

屢次信誓旦旦的拍著胸口承諾,能夠拉攏伯父,投靠日本人。

第一軍的軍長巖松義雄,甚至公開發表言論,稱拉攏閆的伯計劃,是促使山城政府投降的契機,也是打破華夏戰區不利局勢的缺口。

並揚言在5月份,足夠拉攏到晉綏軍歸順,一舉解決晉地區的戰事,將第一軍的兵力釋放出來。

岡村決定,暫時放開大同南部地區,就先給丁偉了。先把晉綏軍拉攏到手,勻出第一軍41師團北上解決第四軍分割槽。

獨立13聯隊、兩個獨立步兵大隊,分別向懷仁、渾源撤退,放棄了重要的縣城朔縣、應縣、山陰。

同時,第一軍駐防在神池、寧武的兵力,也迅速撤退到崞縣。

桑乾河東西兩岸的大片土地,被第四軍分割槽收割入囊中。

晉北連成一片,丁偉司令部轉移到重要的城市朔縣。

將同蒲鐵路北段給牢牢截斷,將大同盆地、忻定盆地攔腰隔絕。

晉西北、晉北10個縣城,納入第四軍分割槽的駐防範圍。

用一句通俗的話而言,牛逼大了。

來不及轉移的車馬、物資、汽車等,全數落入丁偉手中,偽軍、漢奸之流,或投降,或順鬼子向南北撤出。

迅速接管地盤,安頓軍政,清理日偽軍留下的炮樓跟據點。

修繕縣城內外的工事,接管城防治安。

丁偉的指揮部內,已經煥然一新,更換了一張從日寇手中繳獲的晉北地圖。

相較於八路軍的自制地圖,鬼子的地圖更全,資訊更多,也更準確。

這張地圖來之不易,是特戰隊從26師團的指揮部內繳獲過來,算是周衛國送給丁偉的一份大禮。

在場的都是軍分割槽的團長,也是丁偉第一次把大家召集起來,

“大家都來看看吧,總部新下發的命令,精兵簡政,肅整軍紀。”

按照總部要求,下屬的各團分甲乙丙三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