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師欲西入關,移營于武德南。
癸醜,将引帝立軍門,仗白旗而大号誓衆,文曰:“夫天地定位,否泰疊其盛衰。
日月著明,虧昃貶其貞滿。
惟神莫測,尚乃盈虛,矧茲王道,能無悔吝。
克先帝世,炎漢商周,撥亂乘乾,多曆年所。
厥嗣墜緒,時屬艱危,則其股肱宰衡,藩屏親戚,戮力同獎,推心翼戴。
颠或可扶,糾合而奔,官守惡不可救,廢放而安宗社。
伊、霍、桓、文,并其人也。
率爾踵武,代有其事,布在方策,可得而言。
日者蒼精雲謝,炎運将啟,上天眷命,屬乎隋室。
于是我高祖文皇帝,以後父之尊,周親入相。
豹變陝左,龍飛漢東,誅尉迥于韓魏,則神钲遏響。
剿王謙于巴蜀,則靈山斯镂。
四罪鹹服,九有樂推,經綸帷幄之間,揖讓岩廊之内。
造我區夏,不更期月。
舜、禹以來,受終未有如斯之易者。
以故臨朝恭己,庶績為心,親覽萬機,平章百姓。
兢兢慎于馭朽,翼翼懼于烹鮮。
齊六合為一家,等黔黎于赤子。
有陳不率,殄虐政于江湖。
獯醜相屠,降封虜于沙漠。
其吊民也如彼,其和戎也若茲。
散馬牛于山林,鑄劍戟為農器。
求瘼恤隐,訟息刑清。
輕徭薄賦,家給人足。
倉庫流衍于裡闾,職貢委輸于帑藏。
豈獨水衡貫朽,常平粟紅而已哉。
加以愛民治國,節用而敦本。
深根固蒂,因河而踐華。
肆觐朝宗,止于京邑。
玄覽縱觀,弗逾岐下。
遐迩葉和,内外禔福。
凱澤洋溢,休祥紹至。
一世之氓,鹹賴仁壽。
二紀之治,可謂隆平。
揚往初,曆選前辟。
詩書所美,莫之能尚。
然聖人千慮,失于知子。
以正萬國,輕易元良。
廢守器之長,立不才之庶。
兆亂之萌,于是乎在。
異哉今上之行己也,獨智自賢,安忍忌刻。
拓狂悖為混沌,苟鸩毒為恣睢。
飾非好佞,拒谏信讒。
敵怨誠良,仇雠骨肉。
巡幸無度,窮兵極武。
喜怒不恒,親離衆叛。
禦河導洛,肆舳舻而達江。
馳道緣邊,徑長城百傍海。
離宮别館之所在,車轍馬迹之所向,鹹塹山而陻谷,畢結瑤而構瓊。
遼水屢征,殲丁壯于億兆。
伊谷轉輸,斃老幼于百萬。
禽荒罄于飛走,蠶食窮于水陸,征稅盡于重斂,民力殚于勞止。
十分天下,九為盜賊。
荊棘旅于阙廷,豺狼充于道路。
帶牛佩犢,辍耕者連孤竹而寇潢池,鋤櫌棘矜,大呼者聚雚蒲而起芒澤。
青羌白狄,剽夷道而□□黃巾赤眉,屠闾左而竊号。
曝骸如莽,僵屍若麻。
敵國滿畫鹢之舟,胡越繞和鸾之毂。
四海波振而冰泮,五嶽塵飛而土崩。
踞積薪以待然,鉗衆口而寄坐。
明明皇祖,贻厥無人。
赫赫宗隋,滅為亡國。
某以庸愚,謬蒙嘉惠。
承七葉之餘慶,資五世之克昌。
遂得地臣戚裡,家稱公室。
典骁衛之禁兵,守封唐之大宇。
義無坐觀,綴旒之絕,不舉勤王之師。
苟利社稷,專之可也。
廢昏立明,敢遵故實。
今便興甲晉陽,奉尊代邸。
掃定鹹洛,集甯縣。
放後主于江都,複先帝之鴻績。
固配天于園寝,存司牧于蒼生。
豈謂一朝,言及于此。
事不獲己,追增感欷。
凡厥士民,義旅豪傑。
敏究時難,曉達權謀。
家怨國恥,雪乎今日。
従我同盟,無為貳志。
有渝此盟,神其殛之。
”仍命以此誓辭,檄喻所在郡縣,并命檄書勿得因禦妄論軍勢。
帝性簡質,大度豁如,前代自矜遠嫌之事,皆以恕實行之,不為欺绐,自然
其義士等,各以名到先後為次第,泛加宣惠、綏德二尉官。
帝謂行之等曰:“吾特為此官,示宣行惠,知綏撫以德。
使遠者知有征無戰,見我心焉。
”是夕,次于清源,牧馬置營,皆據高險。
老弱樵采,丁壯休息,虞侯觇守之地,飛鳥不通,勿論人也。
帝乃将世子及敦煌公等,率家僮十數,巡行營幕。
次比器仗精粗,坐卧飲食,糧禀升鬥,馬驢饑飽,逮乎仆隸,皆親閱之。
如有不周,即令従人借助,亦不責所屬典司。
顧謂二兒曰:“天下神器,聖人大寶,非符命所屬,大功濟世,不可妄居。
所以納揆試艱,虞登帝位;栉風沐雨,夏會諸侯。
自時厥後,膺圖甚衆。
啟基創業,未有無功而得帝王者也。
吾生自公宮,長于貴戚,牧州典郡,少年所為,晏樂従容,歡娛事極。
饑寒賤役,見而未經,險阻艱難,聞而不冒。
在茲行也,并欲備嘗。
如弗躬親,恐違天旨。
爾等従吾,勿欲懈怠。
今欲不言而治,故無所尤,庶愚者悅我寬容,智者慚而改過。
”世子及敦煌公請曰:“經綸機務,一日萬端,取決英谟。
四方輻辏,麾下驅馳,兒等承之。
自餘常事,請付司存。
巨細以聞,恐疲神思。
又慮将佐等不被委任,頗以自疑。
”帝曰:“是何言欤是何言欤華夷不附,爵賞不行,吾之責也。
摧鋒蹈刃,斬将搴旗,爾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