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小師父,還是自幼出家的?還是中年出家的?姓甚名誰?可有父母否?”玄奘答道:“我也不是自幼出家,我也不是中年出家,我說起來,冤有天來大,仇有海樣深!我父被人謀死,我母親被賊人占了。
我師父法明長老教我在江州衙内尋取母親。
”小姐問道:“你母姓甚?”玄奘道:“我母姓殷,名喚溫嬌,我父姓陳,名光蕊。
我小名叫做江流,法名取為玄奘。
”小姐道:“溫嬌就是我。
但你今有何憑據?”玄奘聽說是他母親,雙膝跪下,哀哀大哭:“我娘若不信,見有血書汗衫為證!”溫嬌取過一看,果然是真,母子相抱而哭,就叫:“我兒快去!”玄奘道:“十八年不識生身父母,今朝才見母親,教孩兒如何割舍?”小姐道:“我兒,你火速抽身前去!劉賊若回,他必害你性命!我明日假裝一病,隻說先年曾許舍百雙僧鞋,來你寺中還願。
那時節,我有話與你說。
”玄奘依言拜别。
卻說小姐自見兒子之後,心内一憂一喜。
忽一日推病,茶飯不吃,卧于床上。
劉洪歸衙,問其原故,小姐道:“我幼時曾許下一願,許舍僧鞋一百雙。
昨五日之前,夢見個和尚,手執利刃,要索僧鞋,便覺身子不快。
”劉洪道:“這些小事,何不早說?”随升堂吩咐王左衙、李右衙:江州城内百姓,每家要辦僧鞋一雙,限五日内完納。
百姓俱依派完納訖。
小姐對劉洪道:“僧鞋做完,這裡有什麼寺院,好去還願?”劉洪道:“這江州有個金山寺、焦山寺,聽你在那個寺裡去。
”小姐道:“久聞金山寺好個寺院,我就往金山寺去。
”劉洪即喚王、李二衙辦下船隻。
小姐帶了心腹人,同上了船,稍水将船撐開,就投金山寺去。
卻說玄奘回寺,見法明長老,把前項說了一遍,長老甚喜。
次日,隻見一個丫鬟先到,說夫人來寺還願。
衆僧都出寺迎接。
小姐徑進寺門,參了菩薩,大設齋襯,喚丫鬟将僧鞋暑襪,托于盤内。
來到法堂,小姐複拈心香禮拜,就教法明長老分表與衆僧去訖。
玄奘見衆僧散了,法堂上更無一人,他卻近前跪下。
小姐叫他脫了鞋襪看時,那左腳上果然少了一個小指頭。
當時兩個又抱住而哭,拜謝長老養育之恩。
法明道:“汝今母子相會,恐奸賊知之,可速速抽身回去,庶免其禍。
”小姐道:“我兒,我與你一隻香環,你徑到洪州西北地方,約有一千五百裡之程,那裡有個萬花店,當時留下婆婆張氏在那裡,是你父親生身之母。
我再寫一封書與你,徑到唐王皇城之内,金殿左邊,殷開山丞相家,是你母生身之父母。
你将我的書遞與外公,叫外公奏上唐王,統領人馬,擒殺此賊,與父報仇,那時才救得老娘的身子出來。
我今不敢久停,誠恐賊漢怪我歸遲。
”便出寺登舟而去。
玄奘哭回寺中,告過師父,即時拜别,徑往洪州。
來到萬花店,問那店主劉小二道:“昔年江州陳客官有一母親住在你店中,如今好麼?”劉小二道:“他原在我店中。
後來昏了眼,三四年并無店租還我,如今在南門頭一個破瓦窯裡,每日上街叫化度日。
那客官一去許久,到如今杳無信息,不知為何。
”玄奘聽罷,即時問到南門頭破瓦窯,尋着婆婆。
婆婆道:“你聲音好似我兒陳光蕊。
”玄奘道:“我不是陳光蕊,我是陳光蕊的兒子。
溫嬌小姐是我的娘。
”婆婆道:“你爹娘怎麼不來?”玄奘道:“我爹爹被強盜打死了,我娘被強盜霸占為妻。
”婆婆道:“你怎麼曉得來尋我?”玄奘道:“是我娘着我來尋婆婆。
我娘有書在此,又有香環一隻。
”那婆婆接了書并香環,放聲痛哭道:“我兒為功名到此,我隻道他背義忘恩,那知他被人謀死!且喜得皇天憐念,不絕我兒之後,今日還有孫子來尋我。
”玄奘問:“婆婆的眼,如何都昏了?”婆婆道:“我因思量你父親,終日懸望,不見他來,因此上哭得兩眼都昏了。
”玄奘便跪倒向天禱告道:“念玄奘一十八歲,父母之仇不能報複。
今日領母命來尋婆婆,天若憐鑒弟子誠意,保我婆婆雙眼複明!”祝罷,就将舌尖與婆婆舔眼。
須臾之間,雙眼舔開,仍複如初。
婆婆觑了小和尚道:“你果是我的孫子!恰和我兒子光蕊形容無二!”婆婆又喜又悲。
玄奘就領婆婆出了窯門,還到劉小二店内,将些房錢賃屋一間與婆婆栖身,又将盤纏與婆婆道:“我此去隻月餘就回。
”
随即辭了婆婆,徑往京城。
尋到皇城東街殷丞相府上,與門上人道:“小僧是親戚,來探相公。
”門上人禀知丞相,丞相道:“我與和尚并無親眷。
”夫人道:“我昨夜夢見我女兒滿堂嬌來家,莫不是女婿有書信回來也。
”丞相便教請小和尚來到廳上。
小和尚見了丞相與夫人,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