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首頁
    他在此,專為求經人做個腳力。

    你想那東土來的凡馬,怎曆得這萬水千山?怎到得那靈山佛地?須是得這個龍馬,方才去得。

    ”行者道:“象他這般懼怕老孫,潛躲不出,如之奈何?”菩薩叫揭谛道:“你去澗邊叫一聲‘敖閏龍王玉龍三太子,你出來,有南海菩薩在此。

    ’他就出來了。

    ”那揭谛果去澗邊叫了兩遍。

    那小龍翻波跳浪,跳出水來,變作一個人象,踏了雲頭,到空中對菩薩禮拜道:“向蒙菩薩解脫活命之恩,在此久等,更不聞取經人的音信。

    ”菩薩指着行者道:“這不是取經人的大徒弟?”小龍見了道:“菩薩,這是我的對頭。

    我昨日腹中饑餒,果然吃了他的馬匹。

    他倚着有些力量,将我鬥得力怯而回,又罵得我閉門不敢出來,他更不曾提着一個取經的字樣。

    ”行者道:“你又不曾問我姓甚名誰,我怎麼就說?”小龍道:“我不曾問你是那裡來的潑魔?你嚷道:‘管什麼那裡不那裡,隻還我馬來!’何曾說出半個唐字!”菩薩道:“那猴頭,專倚自強,那肯稱贊别人?今番前去,還有歸順的哩,若問時,先提起取經的字來,卻也不用勞心,自然拱伏。

    ” 行者歡喜領教。

    菩薩上前,把那小龍的項下明珠摘了,将楊柳枝蘸出甘露,往他身上拂了一拂,吹口仙氣,喝聲叫:“變!”那龍即變做他原來的馬匹毛片,又将言語吩咐道:“你須用心了還業障,功成後,超越凡龍,還你個金身正果。

    ”那小龍口銜着橫骨,心心領諾。

    菩薩教悟空領他去見三藏,“我回海上去也。

    ”行者扯住菩薩不放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西方路這等崎岖,保這個凡僧,幾時得到?似這等多磨多折,老孫的性命也難全,如何成得什麼功果!我不去了,我不去了!”菩薩道:“你當年未成人道,且肯盡心修悟;你今日脫了天災,怎麼倒生懶惰?我門中以寂滅成真,須是要信心正果。

    假若到了那傷身苦磨之處,我許你叫天天應,叫地地靈。

    十分再到那難脫之際,我也親來救你。

    你過來,我再贈你一般本事。

    ”菩薩将楊柳葉兒摘下三個,放在行者的腦後,喝聲:“變!”即變做三根救命的毫毛,教他:“若到那無濟無主的時節,可以随機應變,救得你急苦之災。

    ”行者聞了這許多好言,才謝了大慈大悲的菩薩。

    那菩薩香風繞繞,彩霧飄飄,徑轉普陀而去。

     這行者才按落雲頭,揪着那龍馬的頂鬃,來見三藏道:“師父,馬有了也。

    ”三藏一見大喜道:“徒弟,這馬怎麼比前反肥盛了些?在何處尋着的?”行者道:“師父,你還做夢哩!卻才是金頭揭谛請了菩薩來,把那澗裡龍化作我們的白馬。

    其毛片相同,隻是少了鞍辔,着老孫揪将來也。

    ”三藏大驚道:“菩薩何在?待我去拜謝他。

    ”行者道:“菩薩此時已到南海,不耐煩矣。

    ”三藏就撮土焚香,望南禮拜,拜罷,起身即與行者收拾前進。

    行者喝退了山神土地,吩咐了揭谛功曹,卻請師父上馬。

    三藏道:“那無鞍辔的馬,怎生騎得?且待尋船渡過澗去,再作區處。

    ”行者道:“這個師父好不知時務!這個曠野山中,船從何來?這匹馬,他在此久住,必知水勢,就騎着他做個船兒過去罷。

    ”三藏無奈,隻得依言,跨了刬馬。

    行者挑着行囊,到了澗邊。

     隻見那上流頭,有一個漁翁,撐着一個枯木的筏子,順流而下。

    行者見了,用手招呼道:“那老漁,你來,你來。

    我是東土取經去的,我師父到此難過,你來渡他一渡。

    ”漁翁聞言,即忙撐攏。

    行者請師父下了馬,扶持左右。

    三藏上了筏子,揪上馬匹,安了行李。

    那老漁撐開筏子,如風似箭,不覺的過了鷹愁陡澗,上了西岸。

    三藏教行者解開包袱,取出大唐的幾文錢鈔,送與老漁。

    老漁把筏子一篙撐開道:“不要錢,不要錢。

    ”向中流渺渺茫茫而去。

    三藏甚不過意,隻管合掌稱謝。

    行者道:“師父休緻意了。

    你不認得他?他是此澗裡的水神。

    不曾來接得我老孫,老孫還要打他哩。

    隻如今免打就彀了他的,怎敢要錢!”那師父也似信不信,隻得又跨着刬馬,随着行者,徑投大路,奔西而去。

    這正是:廣大真如登彼岸,誠心了性上靈山。

    同師前進,不覺的紅日沉西,天光漸晚,但見—— 淡雲撩亂,山月昏蒙。

    滿天霜色生寒,四面風聲透體。

    孤鳥去時蒼渚闊,落霞明處遠山低。

    疏林千樹吼,空嶺獨猿啼。

    長途不見行人迹,萬裡歸舟入夜時。

     三藏在馬上遙觀,忽見路旁一座莊院。

    三藏道:“悟空,前面人家,可以借宿,明早再行。

    ”行者擡頭看見道:“師父,不是人家莊院。

    ”三藏道:“如何不是?”行者道:“人家莊院,卻沒飛魚穩獸之脊,這斷是個廟宇庵院。

    ” 師徒們說着話,早已到了門首。

    三藏下了馬,隻見那門上有三個大字,乃“裡社祠”,遂入門裡。

    那裡邊有一個老者:頂挂着數珠兒,合掌來迎,叫聲:“師父請坐。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