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首頁
    話表陝西大國長安城,乃曆代帝王建都之地。

    自周、秦、漢以來,三州花似錦,八水繞城流,真個是名勝之邦。

    彼時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貞觀,已登極十三年,歲在己巳,天下太平,八方進貢,四海稱臣。

    忽一日,太宗登位,聚集文武衆官,朝拜禮畢,有魏征丞相出班奏道:“方今天下太平,八方甯靜,應依古法,開立選場,招取賢士,擢用人材,以資化理。

    ”太宗道:“賢卿所奏有理。

    ”就傳招賢文榜,頒布天下:各府州縣,不拘軍民人等,但有讀書儒流,文義明暢,三場精通者,前赴長安應試。

     此榜行至海州地方,有一人,姓陳名萼,表字光蕊,見了此榜,即時回家,對母張氏道:“朝廷頒下黃榜,诏開南省,考取賢才,孩兒意欲前去應試。

    倘得一官半職,顯親揚名,封妻蔭子,光耀門闾,乃兒之志也。

    特此禀告母親前去。

    ”張氏道:“我兒讀書人,幼而學,壯而行,正該如此。

    但去赴舉,路上須要小心,得了官,早早回來。

    ”光蕊便吩咐家僮收拾行李,即拜辭母親,趱程前進。

    到了長安,正值大開選場,光蕊就進場。

    考畢,中選。

    及廷試三策,唐王禦筆親賜狀元,跨馬遊街三日。

    不期遊到丞相殷開山門首,有丞相所生一女,名喚溫嬌,又名滿堂嬌,未曾婚配,正高結彩樓,抛打繡球蔔婿。

    适值陳光蕊在樓下經過,小姐一見光蕊人材出衆,知是新科狀元,心内十分歡喜,就将繡球抛下,恰打着光蕊的烏紗帽。

    猛聽得一派笙箫細樂,十數個婢妾走下樓來,把光蕊馬頭挽住,迎狀元入相府成婚。

    那丞相和夫人,即時出堂,喚賓人贊禮,将小姐配與光蕊。

    拜了天地,夫妻交拜畢,又拜了嶽丈、嶽母。

    丞相吩咐安排酒席,歡飲一宵。

    二人同攜素手,共入蘭房。

    次日五更三點,太宗駕坐金銮寶殿,文武衆臣趨朝。

    太宗問道:“新科狀元陳光蕊應授何官?”魏征丞相奏道:“臣查所屬州郡,有江州缺官。

    乞我主授他此職。

    ”太宗就命為江州州主,即令收拾起身,勿誤限期。

    光蕊謝恩出朝,回到相府,與妻商議,拜辭嶽丈、嶽母,同妻前赴江州之任。

    離了長安登途。

     正是暮春天氣,和風吹柳綠,細雨點花紅。

    光蕊便道回家,同妻交拜母親張氏。

    張氏道:“恭喜我兒,且又娶親回來。

    ”光蕊道:“孩兒叨賴母親福庇,忝中狀元,欽賜遊街,經過丞相殷府門前,遇抛打繡球适中,蒙丞相即将小姐招孩兒為婿。

    朝廷除孩兒為江州州主,今來接取母親,同去赴任。

    ”張氏大喜,收拾行程。

    在路數日,前至萬花店劉小二家安下,張氏身體忽然染病,與光蕊道:“我身上不安,且在店中調養兩日再去。

    ”光蕊遵命。

    至次日早晨,見店門前有一人提着個金色鯉魚叫賣,光蕊即将一貫錢買了,欲待烹與母親吃,隻見鯉魚閃閃斬眼,光蕊驚異道:“聞說魚蛇斬眼,必不是等閑之物!”遂問漁人道:“這魚那裡打來的?”漁人道:“離府十五裡洪江内打來的。

    ”光蕊就把魚送在洪江裡去放了生。

    回店對母親道知此事,張氏道:“放生好事,我心甚喜。

    ”光蕊道:“此店已住三日了,欽限緊急,孩兒意欲明日起身,不知母親身體好否?”張氏道:“我身子不快,此時路上炎熱,恐添疾病。

    你可這裡賃間房屋,與我暫住。

    付些盤纏在此,你兩口兒先上任去,候秋涼卻來接我。

    ”光蕊與妻商議,就租了屋宇,付了盤纏與母親,同妻拜辭前去。

     途路艱苦,曉行夜宿,不覺已到洪江渡口。

    隻見稍水劉洪、李彪二人,撐船到岸迎接。

    也是光蕊前生合當有此災難,撞着這冤家。

    光蕊令家僮将行李搬上船去,夫妻正齊齊上船,那劉洪睜眼看見殷小姐面如滿月,眼似秋波,櫻桃小口,綠柳蠻腰,真個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陡起狼心,遂與李彪設計,将船撐至沒人煙處,候至夜靜三更,先将家僮殺死,次将光蕊打死,把屍首都推在水裡去了。

    小姐見他打死了丈夫,也便将身赴水,劉洪一把抱住道:“你若從我,萬事皆休;若不從時,一刀兩斷!”那小姐尋思無計,隻得權時應承,順了劉洪。

    那賊把船渡到南岸,将船付與李彪自管,他就穿了光蕊衣冠,帶了官憑,同小姐往江州上任去了。

     卻說劉洪殺死的家僮屍首,順水流去,惟有陳光蕊的屍首,沉在水底不動。

    有洪江口巡海夜叉見了,星飛報入龍宮,正值龍王升殿,夜叉報道:“今洪江口不知甚人把一個讀書士子打死,将屍撇在水底。

    ”龍王叫将屍擡來,放在面前,仔細一看道:“此人正是救我的恩人,如何被人謀死?常言道,恩将恩報。

    我今日須索救他性命,以報日前之恩。

    ”即寫下牒文一道,差夜叉徑往洪州城隍土地處投下,要取秀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