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上一撇,叫聲:“着!”唿喇的一下,把十八粒金丹砂又盡套去,拽回步,徑歸本洞。
那羅漢一個個空手停雲。
行者近前問道:“衆羅漢,怎麼不下砂了?”羅漢道:“适才響了一聲,金丹砂就不見矣。
”行者笑道:“又是那話兒套将去了。
”天王等衆道:“這般難伏啊,卻怎麼捉得他,何日歸天,何顔見帝也!”旁有降龍、伏虎二羅漢對行者道:“悟空,你曉得我兩個出門遲滞何也?”行者道:“老孫隻怪你躲避不來,卻不知有甚
話說。
”羅漢道:“如來吩咐我兩個說,那妖魔神通廣大,如失了金丹砂,就教孫悟空上離恨天兜率宮太上老君處尋他的蹤迹,庶幾可一鼓而擒也。
”行者聞言道:“可恨,可恨!如來卻也閃賺老孫!當時就該對我說了,卻不免教汝等遠涉!”李天王道:“既是如來有此明示,大聖就當早起。
”
好行者,說聲去,就縱一道筋鬥雲,直入南天門裡。
時有四大元帥擎拳拱手道:“擒怪事如何?”行者且行且答道:“未哩,未哩!如今有處尋根去也。
”四将不敢留阻,讓他進了天門,不上靈屑殿,不入鬥牛宮,徑至三十三天之外離恨天兜率宮前,見兩仙童侍立。
他也不通姓名,一直徑走,慌得兩童扯住道:“你是何人?待往何處去?”行者才說:“我是齊天大聖,欲尋李老君哩。
”仙童道:“你怎這樣粗魯?且住下,讓我們通報。
”行者那容分說,喝了一聲,往裡徑走,忽見老君自内而出,撞個滿懷。
行者躬身唱個喏道:“老官,一向少看。
”老君笑道:“這猴兒不去取經,卻來我處何幹?”行者道:“取經取經,晝夜無停;有些阻礙,到此行行。
”老君道:“西天路阻,與我何幹?”行者道:“西天西天,你且休言;尋着蹤迹,與你纏纏。
”老君道:“我這裡乃是無上仙宮,有甚蹤迹可尋?”行者入裡,眼不轉睛,東張西看,走過幾層廊宇,忽見那牛欄邊一個童兒盹睡,青牛不在欄中。
行者道:“老官,走了牛也,走了牛也!”老君大驚道:“這孽畜幾時走了?”正嚷間,那童兒方醒,跪于當面道:“爺爺,弟子睡着,不知是幾時走的。
”老君罵道:“你這厮如何盹睡?”童兒叩頭道:“弟子在丹房裡拾得一粒丹,當時吃了,就在此睡着。
”老君道:“想是前日煉的七返火丹,吊了一粒,被這厮拾吃了。
那丹吃一粒,該睡七日哩,那孽畜因你睡着,無人看管,遂乘機走下界去,今亦是七日矣。
”即查可曾偷甚寶貝。
行者道:“無甚寶貝,隻見他有一個圈子,甚是利害。
”老君急查看時,諸般俱在,止不見了金剛琢。
老君道:“是這孽畜偷了我金剛琢去了!”行者道:“原來是這件寶貝!當時打着老孫的是他!如今在下界張狂,不知套了我等多少物件!”老君道:“這孽畜在甚地方?”行者道:“現住金兜山金兜洞。
他捉了我唐僧進去,搶了我金箍棒。
請天兵相助,又搶了太子的神兵。
及請火德星君,又搶了他的火具。
惟水伯雖不能曛死他,倒還不曾搶他物件。
至請如來着羅漢下砂,又将金丹砂搶去。
似你這老官,縱放怪物,搶奪傷人,該當何罪?”老君道:“我那金剛琢,乃是我過函關化胡之器,自幼煉成之寶。
憑你什麼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
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兒,連我也不能奈他何矣。
”
大聖才歡歡喜喜,随着老君。
老君執了芭蕉扇,駕着祥雲同行,出了仙宮,南天門外,低下雲頭,徑至金山界,見了十八尊羅漢、雷公、水伯、火德、李天王父子,備言前事一遍。
老君道:“孫悟空還去誘他出來,我好收他。
”
這行者跳下峰頭,又高聲罵道:“腯潑孽畜!趁早出來受死!”那小妖又去報知,老魔道:“這賊猴又不知請誰來也。
”急綽槍舉寶,迎出門來。
行者罵道:“你這潑魔,今番坐定是死了!不要走!吃吾一掌!”急縱身跳個滿懷,劈臉打了一個耳括子,回頭就跑。
那魔輪槍就趕,隻聽得高峰上叫道:“那牛兒還不歸家,更待何日?”那魔擡頭,看見是太上老君,就唬得心驚膽戰道:“這賊猴真個是個地裡鬼!卻怎麼就訪得我的主公來也?”老君念個咒語,将扇子搧了一下,那怪将圈子丢來,被老君一把接住;又一搧,那怪物力軟筋麻,現了本相,原來是一隻青牛。
老君将金鋼琢吹口仙氣,穿了那怪的鼻子,解下勒袍帶,系于琢上,牽在手中。
至今留下個拴牛鼻的拘兒,又名賓郎,職此之謂。
老君辭了衆神,跨上青牛背上,駕彩雲,徑歸兜率院;縛妖怪,高升離恨天。
孫大聖才同天王等衆打入洞裡,把那百十個小妖盡皆打死,各取兵器,謝了天王父子回天,雷公入府,火德歸宮,水伯回河,羅漢向西;然後才解放唐僧八戒沙僧,拿了鐵棒。
他三人又謝了行者,收拾馬匹行裝,師徒們離洞,找大路方走。
正走間,隻聽得路旁叫:“唐聖僧,吃了齋飯去。
”那長老心驚。
不知是什麼人叫喚,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