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在屋裡呢麼?”寶玉聽了,是賈蘭的聲音,便站起來笑道:“你進來罷。
”寶钗也站起來。
賈蘭進來,笑容可掬的給寶玉寶钗請了安,問了襲人的好,--襲人也問了好--便把書子呈給寶玉瞧。
寶玉接在手中看了,便道:“你三姑姑回來了。
”賈蘭道:“爺爺既如此寫,自然是回來的了。
”寶玉點頭不語,默默如有所思。
賈蘭便問:“叔叔看見爺爺後頭寫的叫咱們好生念書了?叔叔這一程子隻怕總沒作文章罷?”寶玉笑道:“我也要作幾篇熟一熟手,好去诓這個功名。
”賈蘭道:“叔叔既這樣,就拟幾個題目,我跟着叔叔作作,也好進去混場,别到那時交了白卷子惹人笑話。
不但笑話我,人家連叔叔都要笑話了。
”寶玉道:“你也不至如此。
”說着,寶钗命賈蘭坐下。
寶玉仍坐在原處,賈蘭側身坐了。
兩個談了一回文,不覺喜動顔色。
寶钗見他爺兒兩個談得高興,便仍進屋裡去了。
心中細想寶玉此時光景,或者醒悟過來了,隻是剛才說話,他把那“從此而止“四字單單的許可,這又不知是什麼意思了。
寶钗尚自猶豫,惟有襲人看他愛講文章,提到下場,更又欣然。
心裡想道:“阿彌陀佛!好容易講四書似的才講過來了!”這裡寶玉和賈蘭講文,莺兒沏過茶來,賈蘭站起來接了。
又說了一會子下場的規矩并請甄寶玉在一處的話,寶玉也甚似願意。
一時賈蘭回去,便将書子留給寶玉了。
那寶玉拿着書子,笑嘻嘻走進來遞給麝月收了,便出來将那本《莊子》收了,把幾部向來最得意的,如《參同契》《元命苞》《五燈會元》之類,叫出麝月秋紋莺兒等都搬了擱在一邊。
寶钗見他這番舉動,甚為罕異,因欲試探他,便笑問道:“不看他倒是正經,但又何必搬開呢。
”寶玉道:“如今才明白過來了。
這些書都算不得什麼,我還要一火焚之,方為幹淨。
”寶钗聽了更欣喜異常。
隻聽寶玉口中微吟道:“内典語中無佛性,金丹法外有仙舟。
”寶钗也沒很聽真,隻聽得“無佛性”“有仙舟”幾個字,心中轉又狐疑,且看他作何光景。
寶玉便命麝月秋紋等收拾一間靜室,把那些語錄名稿及應制詩之類都找出來擱在靜室中,自己卻當真靜靜的用起功來。
寶钗這才放了心。
那襲人此時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便悄悄的笑着向寶钗道:“到底奶奶說話透徹,隻一路講究,就把二爺勸明白了。
就隻可惜遲了一點兒,臨場太近了。
”寶钗點頭微笑道:“功名自有定數,中與不中倒也不在用功的遲早。
但願他從此一心巴結正路,把從前那些邪魔永不沾染就是好了。
”說到這裡,見房裡無人,便悄說道:“這一番悔悟回來固然很好,但隻一件,怕又犯了前頭的舊病,和女孩兒們打起交道來,也是不好。
”襲人道:“奶奶說的也是。
二爺自從信了和尚,才把這些姐妹冷淡了;如今不信和尚,真怕又要犯了前頭的舊病呢。
我想奶奶和我二爺原不大理會,紫鵑去了,如今隻他們四個,這裡頭就是五兒有些個狐媚子,聽見說他媽求了大奶奶和奶奶,說要讨出去給人家兒呢。
但是這兩天到底在這裡呢。
麝月秋紋雖沒别的,隻是二爺那幾年也都有些頑頑皮皮的。
如今算來隻有莺兒二爺倒不大理會,況且莺兒也穩重。
我想倒茶弄水隻叫莺兒帶着小丫頭們伏侍就夠了,不知奶奶心裡怎麼樣。
”寶钗道:“我也慮的是這些,你說的倒也罷了。
”從此便派莺兒帶着小丫頭伏侍。
那寶玉卻也不出房門,天天隻差人去給王夫人請安。
王夫人聽見他這番光景,那一種欣慰之情,更不待言了。
到了八月初三,這一日正是賈母的冥壽。
寶玉早晨過來磕了頭,便回去,仍到靜室中去了。
飯後,寶钗襲人等都和姊妹們跟着邢王二夫人在前面屋裡說閑話兒。
寶玉自在靜室冥心危坐,忽見莺兒端了一盤瓜果進來說:“太太叫人送來給二爺吃的。
這是老太太的克什。
”寶玉站起來答應了,複又坐下,便道:“擱在那裡罷。
”莺兒一面放下瓜果,一面悄悄向寶玉道:“太太那裡誇二爺呢。
”寶玉微笑。
莺兒又道:“太太說了,二爺這一用功,明兒進場中了出來,明年再中了進士,作了官,老爺太太可就不枉了盼二爺了。
”寶玉也隻點頭微笑。
莺兒忽然想起那年給寶玉打絡子的時候寶玉說的話來,便道:“真要二爺中了,那可是我們姑奶奶的造化了。
二爺還記得那一年在園子裡,不是二爺叫我打梅花絡子時說的,我們姑奶奶後來帶着我不知到那一個有造化的人家兒去呢。
如今二爺可是有造化的罷咧。
”寶玉聽到這裡,又覺塵心一動,連忙斂神定息,微微的笑道:“據你說來,我是有造化的,你們姑娘也是有造化的,你呢?”莺兒把臉飛紅了,勉強道:“我們不過當丫頭一輩子罷咧,有什麼造化呢!”寶玉笑道:“果然能夠一輩子是丫頭,你這個造化比我們還大呢!”莺兒聽見這話似乎又是瘋話了,恐怕自己招出寶玉的病根來,打算着要走。
隻見寶玉笑着說道:“傻丫頭,我告訴你罷。
”未知寶玉又說出什麼話來,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