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張飛拍馬趕到關下,關上矢石如雨,不得進而回。
八路諸侯,同請玄德、關、張賀功,使人去袁紹寨中報捷。
紹遂移檄孫堅,令其進兵。
堅引程普、黃蓋至袁術寨中相見。
堅以杖畫地曰:“董卓與我,本無仇隙。
今我奮不顧身,親冒矢石,來決死戰者,上為國家讨賊,下為将軍家門之私;而将軍卻聽讒言,不發糧草,緻堅敗績,将軍何安?”術惶恐無言,命斬進讒之人,以謝孫堅。
忽人報堅曰:“關上有一将,乘馬來寨中,要見将軍。
”堅辭袁術,歸到本寨,喚來問時,乃董卓愛将李傕。
堅曰:“汝來何為?”傕曰:“丞相所敬者,惟将軍耳,今特使傕來結親;丞相有女,欲配将軍之子。
”堅大怒,叱曰:“董卓逆天無道,蕩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謝天下,安肯與逆賊結親耶!吾不斬汝!汝當速去!早早獻關,饒你性命!倘若遲誤,粉骨碎身!”
李傕抱頭鼠竄,回見董卓,說孫堅如此無禮。
卓怒,問李儒。
儒曰:“溫侯新敗,兵無戰心。
不若引兵回洛陽,遷帝于長安,以應童謠。
近日街市童謠曰:‘西頭一個漢,東頭一個漢。
鹿走入長安,方可無斯難。
’臣思此言,‘西頭一個漢’,乃應高祖旺于西都長安,傳一十二帝;‘東頭一個漢’,乃應光武旺于東都洛陽,今亦傳一十二帝。
天運合回,丞相遷回長安,方可無虞。
”卓大喜曰:“非汝言,吾實不悟。
”遂引呂布星夜回洛陽,商議遷都。
聚文武于朝堂,卓曰:“漢東都洛陽,二百餘年,氣數已衰。
吾觀旺氣實在長安,吾欲奉駕西幸。
汝等各宜促裝。
”司徒楊彪曰:“關中殘破零落,今無故捐宗廟,棄皇陵,恐百姓驚動。
天下動之至易,安之至難,望丞相鑒察。
”卓怒曰:“汝阻國家大計耶?”太尉黃琬曰:“楊司徒之言是也。
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時,焚燒長安,盡為瓦礫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無一二;今棄宮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卓曰:“關東賊起,天下播亂;長安有崤、函之險,更近隴右,木石磚瓦,克日可辦,宮室營造,不須月餘。
汝等再休亂言。
”司徒荀爽谏曰:“丞相若欲遷都,百姓騷動不甯矣。
”卓大怒曰:“吾為天下計,豈惜小民哉!”即日罷楊彪、黃琬、荀爽為庶民。
卓出上車,隻見二人望車而揖;視之,乃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也。
卓問有何事,毖曰:“今聞丞相欲遷都長安,故來谏耳。
”卓大怒曰:“我始初聽你兩個,保用袁紹;今紹已反,是汝等一黨!”叱武士推出都門斬首。
遂下令遷都,限來日便行。
李儒曰:“今錢糧缺少,洛陽富戶極多,可籍沒入官。
但是袁紹等門下,殺其宗黨而抄其家資,必得巨萬。
”
卓即差鐵騎五千,遍行捉拏洛陽富戶,共數千家,插旗頭上,大書“反臣逆黨”,盡斬于城外,取其金赀。
李傕、郭泛,盡驅洛陽之民數百萬口,前赴長安。
每百姓一隊,間軍一隊,互相拖押。
死于溝壑者,不可勝數。
又縱軍士淫人妻女,奪人糧食。
啼哭之聲,震動天地。
如有行得遲者,背後三千軍催督,軍手執白刃,于路殺人。
卓臨行,教諸門放火,焚燒居民房屋,并放火燒宗廟宮府。
南北兩宮,火焰相接。
長樂宮庭,盡為焦土。
又差呂布發掘先皇及後妃陵寝,取其金寶。
軍士乘勢掘官民墳冢殆盡。
董卓裝載金珠緞疋好物數千餘車,劫了天子并後妃等,竟望長安去了。
卻說卓将趙岑,見卓已棄洛陽而去,便獻了泛水關。
孫堅驅兵先入,玄德、關、張殺入虎牢關,諸侯各引軍入。
牛虻
且說孫堅飛奔洛陽,遙望火焰沖天,黑煙鋪地,二三百裡,并無雞犬人煙;先發兵救滅了火,令衆諸侯各于荒地上屯住軍馬。
曹操來見袁紹曰:“今董賊西去,正可乘勢追襲;本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