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曹操舉劍欲殺張遼,玄德攀住臂膊,雲長跪于面前。
玄德曰,“此等赤心之人,正當留用。
”雲長曰:“關某素知文遠忠義之士,願以性命保之。
”操擲劍笑曰:“我亦知文遠忠義,故戲之耳。
”乃親釋其縛,解衣衣之,延之上坐,遼感其意,遂降。
操拜遼為中郎将,賜爵關内侯,使招安臧霸。
霸聞呂布已死,張遼已降,遂亦引本部軍投降。
操厚賞之。
臧霸又招安孫觀、吳敦、尹禮來降,獨昌豨未肯歸順。
操封臧霸為琅琊相。
孫觀等亦各加官,令守青徐沿海地面。
将呂布妻女載回許都。
大犒三軍,拔寨班師。
路過徐州,百姓焚香遮道,請留劉使君為牧。
操曰:“劉使君功大,且待面君封爵,回來未遲。
”百姓叩謝。
操喚車騎将軍車胄權領徐州。
操軍回許昌,封賞出征人員,留玄德在相府左近宅院歇定。
次日,獻帝設朝,操表奏玄德軍功,引玄德見帝。
玄德具朝服拜于丹墀。
帝宣上殿問曰:“卿祖何人?”玄德奏曰:“臣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也。
”帝教取宗族世譜檢看,令宗正卿宣讀曰: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
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劉勝。
勝生陸城亭侯劉貞。
貞生沛侯劉昂。
昂生漳侯劉祿。
祿生沂水侯劉戀。
戀生欽陽侯劉英。
英生安國侯劉建。
建生廣陵侯劉哀。
哀生膠水侯劉憲。
憲生祖邑侯劉舒。
舒生祁陽侯劉誼。
誼生原澤侯劉必。
必生颍川侯劉達。
達生豐靈侯劉不疑。
不疑生濟川侯劉惠。
惠生東郡範令劉雄。
雄生劉弘。
弘不仕。
劉備乃劉弘之子也。
茶花女
帝排世譜,則玄德乃帝之叔也。
帝大喜,請入偏殿叙叔侄之禮。
帝暗思:“曹操弄權,國事都不由朕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遂拜玄德為左将軍宜城亭侯。
設宴款待畢,玄德謝恩出朝。
自此人皆稱為劉皇叔。
曹操回府,荀彧等一班謀士入見曰:“天子認劉備為叔,恐無益于明公。
”操曰:“彼既認為皇叔,吾以天子之诏令之,彼愈不敢不服矣。
況吾留彼在許都,名雖近君,實在吾掌握之内,吾何懼哉?吾所慮者,太尉楊彪系袁術親戚;倘與二袁為内應,為害不淺。
當即除之。
”乃密使人誣告彪交通袁術,遂收彪下獄,命滿寵按治之。
時北海太守孔融在許都,因谏操曰:“楊公四世清德,豈可因袁氏而罪之乎?”操曰:“此朝廷意也。
”融曰:“使成王殺召公,周公可得言不知耶?”操不得已,乃免彪官,放歸田裡。
議郎趙彥憤操專橫,上疏劾操不奉帝旨,擅收大臣之罪。
操大怒,即收趙彥殺之。
于是百官無不悚懼。
謀士程昱說操曰:“今明公威名日盛,何不乘此時行王霸之事?”操曰:“朝廷股肱尚多,未可輕動。
吾當請天子田獵,以觀動靜。
”
于是揀選良馬、名鷹、俊犬,弓矢俱備,先聚兵城外,操入請天子田獵。
帝曰:“田獵恐非正道。
”操曰:“古之帝王,春搜夏苗,秋狝冬狩,四時出郊,以示武于天下。
今四海擾攘之時,正當借田獵以講武。
”帝不敢不從,随即上逍遙馬,帶寶雕弓、金鈚箭,排銮駕出城。
玄德與關、張各彎弓插箭,内穿掩心甲,手持兵器,自變量十騎随駕出許昌。
曹操騎爪黃飛電馬,引十萬之衆,與天子獵于許田。
軍士排開圍場,周廣二百餘裡。
操與天子并馬而行,隻争一馬頭。
背後都是操之心腹将校。
文武百官,遠遠侍從,誰敢近前。
當日獻帝馳馬到許田,劉玄德起居道旁。
帝曰:“朕今欲看皇叔射獵。
”玄德領命上馬,忽草中趕起一兔。
玄德射之,一箭正中那兔。
帝喝采。
轉過土坡,忽見荊棘中趕出一隻大鹿。
帝連射三箭不中,顧謂操曰:“卿射之。
”操就讨天子寶雕弓、金鈚箭,扣滿一射,正中鹿背,倒于草中。
群臣将校,見了金鈚箭,隻道天子射中,都踴躍向帝呼萬歲。
曹操縱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
群皆失色。
玄德背後雲長大怒,剔起卧蠶眉,睜開丹鳳眼,提刀拍馬便出,要斬曹操。
玄德見了,慌忙搖手送目。
關公見兄如此,便不敢動。
玄德欠身向操稱賀曰:“丞相神射,世所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