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仇,故将首級獻與大王,使劉備遷怒大王,不攻吳而攻魏,他卻于中乘便而圖事耳。
”操曰:“仲達之言是也。
孤以何策解之?”懿曰:“此事極易。
大王可将關公首級,刻一香木之軀以配之,葬以大臣之禮。
劉備知之,必深恨孫權,盡力南征。
我卻觀其勝負;蜀勝則擊吳,吳勝則擊蜀。
二處若得一處,那一處亦不久也。
”操大喜,從其計,遂召吳使入。
呈上木匣。
操開匣視之,見關公面如平日。
操笑曰:“雲長公别來無恙?”言未畢,隻見關公口開目動,須眉皆張。
操驚倒,衆官急救,良久方醒,顧謂衆官曰:“關将軍真天神也!”吳使又将關公顯聖附體,罵孫權追呂蒙之事告操。
操愈加恐懼,遂設牲醴祭祀,刻沉香木為軀,以王侯之禮,葬于洛陽南門外。
令大小官員送殡,操自拜祭,贈為荊王,差官守墓,即遣吳使回江東去訖。
卻說漢中王自東川回成都。
法正奏曰:“主上先夫人去世。
孫夫人又南歸,未必再來。
人倫之道,不可廢也。
必納王妃,以襄内政。
”漢中王從之。
法正複奏曰:“吳懿有一妹,美而且賢。
嘗聞有相者,相此女後必大貴。
先曾許劉焉之子劉瑁。
瑁早夭。
其女至今寡居,大王可納之為妃。
”漢中王曰:“劉瑁與我同宗,于理不可。
”法正曰:“論其親疏,何異晉文之與懷嬴乎?”漢中王乃依允,遂納吳氏為王妃。
後生二子:長劉永字公壽;次劉理,字奉孝。
且說東西兩川,民安國富,田禾大成。
忽有人自荊州來,言東吳求婚于關公,關公力拒之。
孔明曰:“荊州危矣!可使人替關公回。
”正商議間,荊州捷報使命,絡繹而至。
不一日,關興到,且言水渰七軍之事。
忽又報馬到來,報說關公于江邊多設墩台,提防甚密,萬無一失。
因此玄德放心。
簡·愛
忽一日,玄德自覺渾身肉顫,行坐不安;至夜不能甯睡,起坐内室,秉燭看書,覺神思昏迷,伏幾而卧;就室中起一陣冷風,燈滅複明,擡頭見一人立于燈下。
玄德問曰:“汝何人,夤夜至吾内室?”其人不答。
玄德疑怪,自起視之,乃是關公于燈影下往來躲避。
玄德曰:“賢弟别來無恙?夜深至此,必有大故。
吾與汝情同骨肉,因何回避?”關公泣告曰:“願兄起兵,以雪弟恨!”言訖,冷風驟起,關公不見。
玄德忽然驚覺,乃是一夢。
時正三鼓,玄德大疑,急出前殿,使人請孔明來。
孔明入見。
玄德細言夢警。
孔明曰:“此乃主上心思關公,故有此夢。
何必多疑?”玄德再三疑慮,孔明以善言解之。
孔明辭出,至中門外,迎見許靖。
靖曰:“某才赴軍師府上報一機密,聽知軍師入宮,特來至此。
”孔明曰:“有何機密?”靖曰:“某适聞外人傳說,東吳呂蒙已襲荊州,關公已遇害,故特來密報軍師。
”孔明曰:“吾夜觀天象,見将星落于荊楚之地,已知雲長必然被禍;但恐主上憂慮,故未敢言。
”二人正說之間,忽然殿内轉出一人,扯住孔明衣袖而言曰:“如此兇信,公何瞞我!”孔明視之,乃玄德也。
孔明、許靖奏曰:“适來所言,皆傳聞之事,未足深信。
願主上寬懷,勿生憂慮。
”玄德曰:“吾與雲長,誓同生死;彼若有失,孤豈能獨生耶!”
孔明、許靖正勸解之間,忽近侍奏曰:“馬良、伊籍至。
”玄德即召入問之。
二人具說荊州有失,關公兵敗求救,呈上表章。
未及拆觀,侍臣又奏荊州廖化至。
玄德即召入。
化哭拜于地,細奏劉封、孟達不發救兵之事。
玄德大驚曰:“若如此,吾弟休矣!”孔明曰:“劉封、孟達如此無禮,罪不容誅!主上寬心,亮親提一旅之師,去救荊襄之急。
”玄德泣曰:“雲長有失,孤斷不獨生!孤來日自提一軍去救雲長!”遂一面差人赴阆中報知翼德,一面差人會集人馬。
未及天明,一連數次,報說關公夜走臨沮,為吳将所獲,義不屈節,父子歸神。
玄德聽罷,大叫一聲,昏絕于地。
正是:
為念當年同誓死,忍教今日獨捐生?未知玄德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