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演义 第95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首頁
    我兵若進,中其計也。

    汝輩豈知?宜速退。

    ”于是兩路兵盡皆退去。

    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

    衆官無不駭然。

    乃問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将,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

    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路去也。

    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候。

    ”衆皆驚服曰:“丞相之機,神鬼莫測。

    若某等之見,必棄城而走矣。

    ”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

    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後人有詩贊曰: 瑤琴三尺勝雄師,諸葛西城退敵時。

    十五萬人回馬處,後人指點到今疑。

    第二十二條軍規 言訖,拍掌大笑曰:“吾若為司馬懿,必不便退也。

    ”遂下令,教西城百姓,随軍入漢中:司馬懿必将複來。

    于是孔明離西城望漢中而走。

    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官吏軍民,陸續而來。

     卻說司馬懿望武功山小路而來。

    忽然山坡後喊殺連天,鼓聲震地。

    懿回顧二子曰:“吾若不走,必中諸葛亮之計矣。

    ”隻見大路上一軍殺來,旗上大書“右護衛使虎翼将軍張苞”。

    魏兵皆棄甲抛戈而走。

    行不到一程,山谷中喊聲震地,鼓角喧天,前面一杆大旗,上書“左護衛使龍骧将軍關興”。

    山谷應聲,不知蜀兵多少;更兼魏軍心疑,不敢久停,隻得盡棄辎重而去。

    興、苞二人皆遵将令,不敢追襲,多得軍器糧草而歸。

    司馬懿見山谷中皆有蜀兵,不敢出大路,遂回街亭。

    此時曹真聽知孔明退兵,急引兵追趕。

    山背後一聲炮響,蜀兵漫山遍野而來;為首大将,乃是姜維、馬岱。

    真大驚,急退軍時,先鋒陳造已被馬岱所斬。

    真引兵鼠竄而還。

    蜀兵連夜皆奔回漢中。

     卻說趙雲、鄧芝伏兵于箕谷道中。

    聞孔明傳令回軍,雲謂芝曰:“魏軍知吾兵退,必然來追。

    吾先引一軍伏于其後,公卻引兵打吾旗号,徐徐而退。

    吾一步步自有護送也。

    ” 卻說郭淮提兵再回箕谷道中,喚先鋒蘇颙分付曰:“蜀将趙雲,英勇無敵。

    汝可小心提防。

    彼軍若退,必有計也。

    ”蘇颙欣然曰:“都督若肯接應,某當生擒趙雲。

    ”遂引前部三千兵,奔入箕谷。

    看看趕上蜀兵,隻見山坡後閃出紅旗白字,上書“趙雲”。

    蘇颙急收兵退走。

    行不到數裡,喊聲大震,一彪軍撞出;為首大将,挺槍躍馬,大喝曰:“汝識趙子龍否!”蘇颙大驚曰:“如何這裡又有趙雲?”措手不及,被雲一槍刺死于馬下。

    餘軍潰散。

    雲迤逦前進,背後又一軍到,乃郭淮部将萬政也。

    雲見魏兵追急,乃勒馬挺槍,立于路口,待來将交鋒。

    蜀兵已去三十餘裡。

    萬政認得是趙雲,不敢前進。

    雲等得天色黃昏,方才撥回馬緩緩而進。

    郭淮兵到,萬政言趙雲英勇如舊,因此不敢近前。

    淮傳令教軍急趕,政令數百騎壯士趕來。

    行至一大林,忽聽得背後大喝一聲曰:“趙子龍在此!”驚得魏兵落馬者百餘人,餘者皆越嶺而去。

    萬政勉強來敵,被雲一箭射中盔纓,驚跌于澗中。

    雲以槍指之曰:“吾饒汝性命回去!快教郭淮趕來!”萬政脫命而回。

    雲護送車仗人馬,望漢中而去,沿途并無遺失。

    曹真、郭淮複奪三郡,以為己功。

     卻說司馬懿分兵而進。

    此時蜀兵盡回漢中去了。

    懿引一軍複到西城,因問遺下居民及山僻隐者,皆言孔明止有二千五百軍在城中,又無武将,隻有幾個文官,别無埋伏。

    武功山小民告曰:“關興、張苞,隻各有三千軍,轉山呐喊,鼓噪驚追,又無别軍,并不敢厮殺。

    ”懿悔之無及,仰天歎曰:“吾不如孔明也!”遂安撫了諸處官民,引兵徑還長安,朝見魏主。

    睿曰:“今日複得隴西諸郡,皆卿之功也。

    ”懿奏曰:“今蜀兵皆在漢中,未盡剿滅。

    臣乞大兵拚力收川,以報陛下。

    ”睿大喜,令懿即便興兵。

    忽班部一人出奏曰:“臣有一計,足可定蜀降吳。

    ” 正是: 蜀中将相方歸國,魏地君臣又逞謀。

    未知獻計者是誰,且看下文分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