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躲難逃災入代州,恩人相遇喜相酬。
隻因法網重重布,且向空門好好修。
打坐參禅求解脫,粗茶淡飯度春秋。
他年證果塵緣滿,好向彌陀國裡遊。
話說當下魯提轄扭過身來看時,拖扯的不是别人,卻是渭州酒樓上救了的金老。
那老兒直拖魯達到僻靜處,說道:“恩人,你好大膽!見今明明地張挂榜文,出一千貫賞錢捉你,你緣何卻去看榜?若不是老漢遇見時,卻不被做公的拿了。
榜上見寫着你年甲貌相貫址。
”魯達道:“灑家不瞞你說,因為你上,就那日回到狀元橋下,正迎着鄭屠那厮,被灑家三拳打死了。
因此上在逃,一到處撞了四五十日,不想來到這裡。
你緣何不回東京去,也來到這裡?”金老道:“恩人在上,自從得恩人救了,老漢尋得一輛車子,本欲要回東京去,又怕這厮趕來,亦無恩人在彼搭救,因此不上東京去。
随路望北來,撞見一個京師古鄰,來這裡做買賣,就帶老漢父子兩口兒到這裡。
虧殺了他,就與老漢女兒做媒,結交此間一個大财主趙員外,養做外宅,衣食豐足,皆出于恩人。
我女兒常常對他孤老說提轄大恩。
那人員外也愛刺槍使棒,常說道:‘怎地得恩人相會一面也好。
’想念如何能勾得見。
且請恩人到家,過幾日卻再商議。
”
魯提轄便和金老行不得半裡,到門首,隻見老兒揭起簾子,叫道:“我兒,大恩人在此。
”那女孩兒濃妝豔裹,從裡面出來,請魯達居中坐了,插燭也似拜了六拜,說道:“若非恩人垂救,怎能勾有今日!”魯達看那女子時,另是一般豐韻,比前不同。
但見:
金钗斜插,掩映烏雲;翠袖巧裁,輕籠瑞雪。
櫻桃口淺暈微紅,春筍手半舒嫩玉。
纖腰袅娜,綠羅裙微露金蓮;素體輕盈,紅戲繡襖偏宜玉體。
臉堆三月嬌花,眉掃初春嫩柳。
香肌撲簌瑤台月,翠鬓籠松楚岫雲。
那女子拜罷,便請魯提轄道:“恩人上樓去請坐。
”魯達道:“不須生受,灑家便要去。
”金老便道:“恩人既到這裡,如何肯放教你便去。
”老兒接了杆棒包裹,請到樓上坐定。
老兒分付道:“我兒陪待恩人坐一坐,我去安排來。
”魯達道:“不消多事,随分便好。
”老兒道:“提轄恩念,殺身難報。
量些粗食薄味,何足挂齒。
”女子留住魯達在樓上坐地,金老下來,叫了家中新讨的小厮,分付那個丫嬛一面燒着火,老兒和這小厮上街來,買了些鮮魚、嫩雞、釀鵝、肥鲊、時新果子之類歸來。
一面開酒,收拾菜蔬,都早擺了,搬上樓來,
春台上放下三個盞子,三雙箸,鋪下菜蔬果子下飯等物。
丫嬛将銀酒壺蕩上酒來,子父二人輪番把盞。
金老倒地便拜。
魯提轄道:“老人家,如何恁地下禮?折殺俺也。
”金老說道:“恩人聽禀,前日老漢初到這裡,寫個紅紙牌兒,旦夕一炷香,子父兩個兀自拜哩。
今日恩人親身到此,如何不拜。
”魯達道:“卻也難你這片心。
”
三人慢慢地飲酒,将及晚也,隻聽得樓下打将起來。
魯提轄開窗看時,隻見樓下三二十人,各執白木棍棒,口裡都叫:“拿将下來!”人叢裡一個人騎在馬上,口裡大喝道:“休教走了這賊!”魯達見不是頭,拿起凳子,從樓上打将下來。
金老連忙拍手叫道:“都不要動手。
”那老兒搶下樓去,直至那騎馬的官人身邊,說了幾句言語。
那官人笑将起來,便喝散了那二三十人,各自去了。
那官人下馬,入到裡面,老兒請下魯提轄來。
那官人撲翻身便拜道:“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
義士提轄受禮。
”魯達便問那金老道:“這官人是誰?素不相識,緣何便拜灑家?”老兒道:“這個便是我兒的官人趙員外。
卻才隻道老漢引甚麼郎君子弟,在樓上吃酒,因此引莊客來厮打。
老漢說知,方才喝散了。
”魯達道:“原來如此,怪員外不得。
”趙員外再請魯提轄上樓坐定,金老重整杯盤,再備酒食相待。
趙員外讓魯達上首坐地,魯達道:“灑家怎敢。
”員外道:“聊表小弟相敬之禮。
多聞提轄如此豪傑,今日天賜相見,實為萬幸。
”魯達道:“灑家是個粗鹵漢子,又犯了該死的罪過,若蒙員外不棄貧賤,結為相識,但有用灑家處,便與你去。
”趙員外大喜,動問打死鄭屠一事,說些閑話,較量些槍法,吃了半夜酒,各自歇了。
次日天明,趙員外道:“此處恐不穩便,可請提轄到敝莊住幾時。
”魯達問道:“貴莊在何處?”員外道:“離此間十裡多路,地名七寶村便是。
”魯達道:“最好。
”員外先使人去莊上,叫牽兩匹馬來。
未及晌午,馬已到來。
員外便請魯提轄上馬,叫莊客擔了行李。
魯達相辭了金老父子二人,和趙員外上了馬,兩個并馬行程,于路說些舊話,投七寶村來。
不多時,早到莊前下馬。
趙員外攜住魯達的手,直至草堂上,分賓而坐。
一面叫殺羊置酒相待,晚間收拾客房安歇。
次日,又備酒食管待。
魯達道:“員外錯愛,灑家如何報答。
”趙員外便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如何言報答之事。
”
話休絮繁。
魯達自此之後,在這趙員外莊上住了五七日。
忽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