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風在網上搜索了在小盧電腦裡看見的那個論文題目,但是網上什麼都沒有。
唐風又單獨把《魔斷百字要決》這個題目拿出來搜索,搜索引擎産生了幾十條結果,但他一一過目後,發現都是些無關的信息。
這讓唐風更加困惑:“小盧的那篇論文是從哪來的?”
“不會是他自己寫的吧!”韓江笑道。
“他?他有那個能力嗎?”唐風陷入疑惑。
“好了,咱們再來從頭梳理一遍整個事件。
”韓江轉了話題。
“整個事件?拍賣會?”唐風現在一提到那場拍賣會就頭疼。
“不!這次咱們就從玉插屏說起,從這次得到史蒂芬家族的那塊玉插屏說起。
”韓江斬釘截鐵地說道。
“史蒂芬家族?”
“對!這兩天我重新思考了一遍,整個事件看似是從那場拍賣會開始的,其實早在幾十年前就開始了,從黑喇嘛得到敦煌的那件玉插屏就開始了。
”韓江說着拿出一張紙,在上面按東、西、南、北分别寫上了賀蘭山、敦煌、阿尼瑪卿雪山、黑水城四個地點,又繼續說道,“四塊玉插屏被分别放在這四個地方。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賀蘭山和阿尼瑪卿雪山這兩塊玉插屏在我們找到之前,幾百年來從沒有人動過,而敦煌和黑水城的玉插屏早在上世紀初就已經不在原地了。
”
“嗯,黑水城那塊是科茲諾夫發現的,而敦煌那塊不知是什麼人發現的,最後被黑喇嘛得到了。
”
“我這兩天一直在想這兩塊玉插屏。
你說是黑水城那塊玉插屏先被發現的,還是敦煌那塊玉插屏先被發現的?”韓江忽然提出了一個奇怪的問題。
“按照科茲諾夫和黑喇嘛這兩個曆史人物活動的年代看,應該是科茲諾夫在1909年先發現了黑水城那塊玉插屏。
黑喇嘛活動時間主要是上世紀二十年代,應該是在科茲諾夫發現黑水城之後,而且很可能是黑喇嘛在聽說了科茲諾夫發現玉插屏後,有意尋找所得。
”
韓江聽了唐風的分析,想了想,道:“你說得有道理,我本來也是這麼想的,但有沒有可能,實際情況正好反過來呢?”
“反過來?”唐風驚愕,“你是說敦煌那塊玉插屏早就被人發現了?”
“最起碼早于科茲諾夫。
我記得你曾經跟我提過,科茲諾夫在1908年和1909年兩次去黑水城探險。
”
“是的!科茲諾夫奉皇家地理學會委派來到中國,本來按照他的計劃,這次應該考察從蒙古到四川、雲南的廣大區域。
他第一次,也就是1908年首次找到黑水古城的時候,并沒有驚人的發現。
他以為那不過是一座荒蕪的小城,便繼續向他最終的目的地四川、雲南進發。
但當科茲諾夫走到青海的時候,地理學會發電報告訴他,他在黑水城發現的一些文物很有價值,讓他立即返回黑水城,繼續發掘。
于是這才有了1909年科茲諾夫第二次對黑水城的發掘,也正是在這次發掘中,科茲諾夫在黑水城外的大佛塔中有了驚人的發現。
”
“你認為促使科茲諾夫從青海折回黑水城繼續發掘的原因是什麼?”韓江問。
“按照過去的認識,科茲諾夫将第一次在黑水城中發現的一些文獻運回彼得堡,俄國著名漢學家伊鳳閣在這些文獻中發現了他從來沒見過的一種古老文字,也就是我們今天已經知道的西夏文,然後才引起地理學會的重視,令科茲諾夫重新返回黑水城。
”
“會不會是玉插屏呢?”
“玉插屏?你是說科茲諾夫聽說了玉插屏的秘密,才返回黑水城的?”唐風陷入了深思。
“我為什麼有這個奇怪的想法?你想想,黑喇嘛是個粗人,是不可能認識玉插屏上的文字的,甚至連西夏的曆史也不知道。
他是怎麼知道這一切的,知道玉插屏秘密的呢?”
唐風眼前一亮:“你是說在那支隊伍中有一位高人?!”
“一定是這樣,否則黑喇嘛就算得到玉插屏,也是無法知曉玉插屏秘密的。
”
“高人?”唐風想了想,“我之前也想到了這層,但是我以為那個高人就應該是史蒂芬的爺爺馬遠。
”
“馬遠?在黑喇嘛的隊伍裡是個識文斷字的。
但你好好想想,憑馬遠的能力,能看懂玉插屏上的西夏文字嗎?”
“難道在黑喇嘛和馬遠身邊還有一個高人?”韓江的話讓唐風徹底迷茫了。
韓江在紙上“敦煌”二字上重重地畫了個圈,然後寫上一個“X”,再在“X”旁邊畫了個問号,說道:“我們就從這個‘X’說起,這個高人的存在就有兩種可能性。
一種可能是玉插屏就是他發現的,後來他出于某種目的,将玉插屏獻給了黑喇嘛。
如果是這樣,那麼敦煌這塊玉插屏很有可能是在科茲諾夫發現黑水城之前就已經被這位‘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