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母道:“你是何人?”呂玉道:“孩兒其實不是令郎,是四川秀才,因路上失了本身路引,特借令郎的路引到此中式。
今乞母親确認我做孩兒,切莫說明是假的,使孩兒有冒名冒籍之罪。
”任母道:“你借了我兒的路引,如今我兒卻在哪裡?”呂玉道:“母親休要吃驚,孩兒方敢說。
”任母道:“你快說來。
”呂玉道:“令郎已被賊兵所害,這路引我在死屍身上取的。
”任母聽了,大叫一聲,蓦然倒地。
呂玉慌忙扶她到床上睡了。
過了半晌,然後哽哽咽咽哭将轉來。
呂玉再三勸解,又喚家僮進來吩咐道:“老安人因路途勞頓,要安息一回。
傳谕家人女使們隻在外邊伺候,不得進房驚動。
”吩咐畢,閉上房門,伏于床前,殷勤侍奉。
任母連連發昏了幾次,呂玉隻顧用好言寬慰。
到夜來,衣不解帶,小心伏侍。
任母見他這般光景,歎口氣道:“我兒子沒命死了,也難得你如此孝敬。
”呂玉道:“令郎既不幸而死,死者不可複生。
孩兒願代令郎之職,奉養老親,願母親善自寬解,以終餘年。
”任母聽罷,沉吟了一回,對呂玉說道:“我認你為子,到底是假骨肉,不若贅你為婿,方是真瓜葛。
我今把個女兒配你,你意下如何?”呂玉道:“孩兒既冒姓了任,怎好兄妹為夫婦?”任母道:“這不妨,我女原不姓任,是内侄女陸氏嗣來的。
”呂玉道:“既如此,母親把内侄女竟認做媳婦,不要認做女兒;把我原認做孩兒,切莫說是女婿便了。
”任母道:“究竟你的真名姓叫什麼?”呂玉暗想道:“我的真名性,豈可便說出 ?還把個假的權應她罷。
”便将“呂玉”二字倒轉說道:“我姓王名回,乞母親吩咐家人,切莫走漏消息。
”原來任家有幾個家人,兩個随着任蒨出去殺落了,後來又差兩個去路上迎候主人,都不見回來,今隻剩個老蒼頭,任母喚來細細吩咐了一番。
過了一日,任母要同呂玉回到白河縣家中與侄女陸舜英成親,呂玉恐怕到那裡被人認出假任蒨,弄出事來,乃懇求任母接取小姐到省中寓所完婚,任母允諾。
選下吉日,差人回家迎娶舜英小姐。
舜英聞說姑娘要把她配與表兄任蒨,私自嗟歎道:“真個勢利起于家庭,姑娘向以任表兄才貌不如我,不堪為配,今日見他中了舉人,便要擇日成婚。
我今在他家裡度日,怎好違他?隻可惜呂瓊仙這段姻緣竟成畫餅了。
”當下自嗟自歎了一回,隻得收拾起身。
不則一日,來至省中寓所。
任母與她說明就裡,方知所配不是任蒨,卻是王回。
到得結親之夜,兩個在花燭下互相窺觑,各各驚訝。
呂玉見了新人,想道:“如何酷似陸舜英小姐?我前在山崖上親見她所題血字,已經投崖死了,如何這裡又有個陸舜英?”又想道:“任母原是陸氏,她的内侄女或者就是舜英的姊妹,故此面龐厮象也不可知道。
”又想道:“便是姊妹們面龐厮象,也難道厮象得一些兒不差?”這邊舜英看了新郎,也想道:“這明明是呂玉,如何說是王回?據他說是四川人,難道偏是同鄉又同貌?”二人做過花燭,入帏就寝。
呂玉忍耐不住,竟問道:“娘子你可是陸舜英小姐麼?”舜英也接問道:“官人你可是呂瓊仙麼?”呂玉見她說破,忙遮掩道:“我是王回,并不是什麼呂瓊仙。
”舜英道:“你休瞞我,你若不是呂瓊仙,如何認得我是陸舜英?”呂玉料瞞不過,隻得把實情說了。
因問道:“據我路上所見,隻道小姐投崖自盡了,不想依然無恙,莫非那投崖的又别是一個陸舜英麼?”舜英笑道:“投崖自盡的也是我,依然無恙的也是我。
”便也把前情細細訴說了一遍。
兩個大家歡喜無限,解衣脫帶,摟入被窩,說不盡這一夜的恩情美滿。
正是: 春由天降,笑逐顔開。
前從背地相思,各懷種種; 今把離愁共訴,說與般般。
前于書館覩芳容,恨不一口水吞将肚裡去;今向繡帏偎粉面,且喜四條眉鬥合枕邊來。
前就詩謎
前見白衣兒洞府歡迎,今被赤帝子垓心直搗。
前日丹流莺舌,染绛文于山間;今宵浪滾桃花,落紅雨于席上。
前日姻傳玉鏡,誰道溫家不是溫郎;今宵唇吐丁香,卻于呂生湊成“呂”字。
何幸一朝逢舊識,幾忘兩下是新人。
此時任母身子稍安,舜英夫婦定省無缺。
呂玉叮囑舜英:“在姑娘面前切莫說出我真名字。
”舜英道:“你這等藏頭露尾,如何遮掩得了?”呂玉道:“汪直惡貫滿盈,自當天敗,我且權躲片時,少不得有出頭日子。
”舜英自此依他言語,更不說破。
過不多幾日,早有送報人送京報來。
時呂玉正在房中晝寝,舜英先取來看時,見上面寫道: 十三道禦史合疏題為逆謀為不軌等事:奉聖旨汪直着拿送法司從重冶罪。
禮科一本,乞贈直言之士,以作敢谏之風事:奉聖旨據奏四川舉人呂玉,試策切中時弊,不幸為小人中傷,被逮道死,殊為可憫。
着追複舉人,贈翰林院待诏。
其主考、房考各官,着照原官加級起用。
甯汝權革職拿問。
吏部一本,推升官員事:原任成都府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