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一十四章 付之一炬

首頁
    第二天一早,白近帶着我們從武功坊牌樓進入沈陽故宮,當然規模和格局遠遠不能和北平故宮相提并論,但對于大清王朝來說,這座宮殿建築群卻有着非凡的意義。

     沈陽故宮是清太祖開始修築,是大清入主中原的第一步,而且你們還陳列了大量舊皇宮遺留下來的宮廷文物,如努爾哈赤的劍,皇太極的腰刀和鹿角椅等。

     剛進故宮沒多久,就看見一團搖頭晃腦的粽子向我們滾過來,到面前才看見那人露在我們的眼睛和被凍紅的鼻頭。

     &ldquo白爺,您老昨兒派人說要來逛逛,我一直給您候着呢。

    &rdquo 沈陽的冬天零下十幾度,這人聽到白近要來,竟然老老實實在門口候着,這架勢和排場還真不是用錢能買來的。

     白近好像習以為常,也不客套讓那人帶我們去文溯閣。

     關上門我環顧四周,就感覺不對勁,對旁邊的葉九卿說:&ldquo不對啊,這文溯閣怎麼是中原江南的建築風格,不是說沈陽故宮是清太祖修建的嗎?&rdquo &ldquo您好眼神,一看就知道是見過世面的主。

    &rdquo帶我們來的人一邊拍打身上的雪,一邊給我們解釋。

    &ldquo這文溯閣是乾隆爺修的,專為存放文溯閣四庫全書而建,建築形式仿照浙江甯波的天一閣,面闊六間,二樓三層重檐硬山式。

    &rdquo &ldquo清太祖修建的有哪些呢?&rdquo田雞好奇問。

     &ldquo白爺帶各位走的是側門,太祖修建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各位還沒瞧見呢。

    &rdquo那人一邊說一邊脫下厚厚的棉衣。

     我瞧着這人說話客氣,而且在白近面前恭恭敬敬,尋思應該是白近的晚輩,等那人露出一頭花白頭發,年紀應該比葉九卿還要大。

     &ldquo白爺,您上座。

    &rdquo那人指着椅子态度恭敬。

     白近似乎習以為常,也不寒暄客套坐到主位上,那人才轉身對我們客氣說:&ldquo各位,請!&rdquo 這禮數周全的讓我們有些不知所措,屋裡就那麼多椅子,等我們坐下後,那人隻能站在白近身邊。

     &ldquo您老坐。

    &rdquo田雞連忙起身讓出凳子。

     &ldquo客氣,白爺的朋友在這兒坐着,哪兒有我坐的份,這不是亂了規矩,我就站一邊給各位候着。

    &rdquo &ldquo他是圖爾占,福陵覺爾察氏,隸屬鑲黃旗,是正統的八旗子弟。

    &rdquo白近給我們解釋。

     難怪圖爾占在白近面前如此恭敬,清朝異姓王一共才十五位,生前被封王爵的也就五位,其餘全是死後追封,而白家并不在這十五個異姓王之中。

     因為白家不同,這個這個遼東王既沒兵權也沒實權,可卻享用遼東王的封号,這個殊榮遠比皇親國戚還要大,要知道,在大清在入關之前,發源于地便是在遼東,可以說是大清的基業所在。

     敢在大清發源地稱王,就是說大清從太祖開始不是封白家為王,而是敬白家為王,但凡是八旗子弟必須對白家恭敬有禮,這是大清不成文的規定,即便到了現在這規矩依舊沒改過。

     之前我多少還是對這個遼東王的頭銜有些不怎麼相信,如今看見一把年紀的圖爾占在白近面前發自肺腑的恭敬,才明白遼東王這三個字在八旗子弟的心中已經不僅僅是頭銜,更像是他們引以為傲的榮耀和逝去的輝煌。

     &ldquo您是福陵覺爾察氏?!&rdquo葉知秋很吃驚打量老人。

     圖爾占不卑不亢點頭,葉知秋告之我們,這個姓氏在大清很特殊,大清定都北平後,覺爾察氏各族都追随皇帝從龍入關,隻有班布理後裔這一支族繼續留守,看管福陵,此後該支族再也沒有離開過沈陽福陵,世稱福陵覺爾察氏。

     &ldquo這麼說起來,您和赫圖阿拉的守陵人是一脈相承?&rdquo薛心柔問。

     &ldquo先祖班布理死後長子達喀穆繼續守陵,天命九年,東京陵建成,孝慈高皇後等遺骸從尼亞滿山崗遷移到東京陵,達喀穆也從之遷徙,天聰三年在盛京建福陵,遷孝慈高皇後遺骨與太祖合葬。

    &rdquo圖爾占雙手一拱,語氣恭敬回答。

    &ldquo我們這一脈就是那個時候從赫圖阿拉遷回盛京,又改守福陵,至今已經有三百餘年。

    &rdquo &ldquo那您可知道聖行錄?&rdquo宮爵追問。

     &ldquo當然知道,覺爾察氏在赫圖阿拉除了守陵之外,最重要的皇命就是一絲不苟記錄出入聖城的人。

    &rdquo &ldquo這兒沒外人,把東西給他們看看。

    &rdquo白近對圖爾占說。

     圖爾占先是一怔,猶豫了半天:&ldquo白爺,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按規矩隻能是皇族才能翻閱,您是遼東王,當然可以看,可這幾位&hellip&hellip&rdquo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