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術将李豐挺槍來迎;戰不三合,被布刺傷其手,豐棄槍而走。
呂布麾兵沖殺,術軍大亂。
呂布引軍從後追趕,搶奪馬匹衣甲無數。
袁術引着敗軍,走不上數裡,山背後一彪軍出,截住去路。
當先一将乃關雲長也,大叫:“反賊!還不受死!”袁術慌走,餘衆四散奔逃,被雲長大殺了一陣。
袁術收拾敗軍,奔回淮南去了。
呂布得勝,邀請雲長并楊奉、韓暹等一行人馬到徐州,大排筵宴管待。
軍士都有犒賞。
次日,雲長辭歸。
布保韓暹為沂都牧,楊奉為琅琊牧,商議欲留二人在徐州。
陳圭曰:“不可。
韓、楊二人據山東,不出一年,則山東城郭皆屬将軍也。
”布然之,遂送二将暫于沂都、琅琊二處屯紮,以候恩命。
陳登私問父曰:“何不留二人在徐州,為殺呂布之根?”圭曰:“倘二人協助呂布,是反為虎添爪牙也。
”登乃服父之高見。
卻說袁術敗回淮南,遣人往江東問孫策借兵報仇。
策怒曰:“汝賴吾玉玺,僭稱帝号,背反漢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問罪,豈肯反助叛賊乎?”遂作書以絕之。
使者赍書回見袁術。
術看畢,怒曰:“黃口孺子,何敢乃爾!吾先伐之!”長史楊大将力谏方止。
卻說孫策自發書後,防袁術兵來,點軍守住江口。
忽曹操使至,拜策為會稽太守,令起兵征讨袁術。
策乃商議。
便欲起兵。
長史張昭曰:“術雖新敗,兵多糧足,未可輕敵;不如遺書曹操,勸他南征,吾為後應。
兩軍相援,術軍必敗。
萬一有失,亦望操救援。
”策從其言,遣使以此意達曹操。
幻滅
卻說曹操至許都,思幕典韋,立祀祭之;封其子典滿為中郎,收養在府。
忽報孫策遣使緻書,操覽書畢;又有人報袁術乏糧,劫掠陳留。
欲乘虛攻之,遂興兵南征,令曹仁守許都,其餘皆從征,馬步兵十七萬,糧食辎重千餘車;一面先發人會合孫策與劉備、呂布。
兵至豫章界上,玄德早引兵來迎,操命請入營。
相見畢,玄德獻上首級二顆。
操驚曰:“此是何人首級?”玄德曰:“此韓暹、楊奉之首級也。
”操曰:“何以得之?”玄德曰:“呂布令二人權住沂都、琅琊兩縣。
不意二人縱兵掠民,人人嗟怨;因此備乃設一宴,詐請議事;飲酒間,擲盞為号,使關、張二弟殺之,盡降其衆。
今特來請罪。
”操曰:“君為國家除害,正是大功,何言罪也?”遂厚勞玄德,合兵到徐州界。
呂布出迎,操善言撫慰,封為左将軍,許于還都之時,換給印绶。
布大喜。
操即分呂布一軍在左,玄德一軍在右,自統大軍居中,令夏侯敦、于禁為先鋒。
袁術知操兵至,令大将橋蕤引兵五萬作先鋒。
兩軍會于壽春界口。
橋蕤當先出馬,與夏侯敦戰不三合,被夏侯敦搠死。
術軍大敗,奔走回城。
忽報孫策發船攻江邊西面,呂布引兵攻東面,劉備、關、張引兵攻南面,操自引兵十七萬攻北面。
術大驚,急聚衆文武商議。
楊大将曰:“壽春水旱連年,人皆缺食;今又動兵擾民,民既生怨,兵至難以拒敵。
不如留軍在壽春,不必與戰。
待彼兵糧盡,必然生變。
陛下且統禦林軍渡淮:一者就熟,二者暫避其銳。
”術用其言,留李豐、樂就、梁剛、陳紀四人分兵十萬,堅守壽春;其餘将卒并庫藏金玉寶貝,盡數收拾過淮去了。
卻說曹兵十七萬,日費糧食浩大,諸郡又荒旱,接濟不及;操催軍速戰,李豐等閉門不出。
操軍相拒月餘,糧食将盡,緻書于孫策,借得糧米十萬斛,不敷支散。
管糧官任峻部下倉官王垕入禀操曰:“兵多糧少,當如之何?”操曰:“可将小斛散之,權且救一時之急。
”垕曰:“兵士倘怨,如何?”操曰:“吾自有策。
”垕依命,以小斛分散。
操暗使人各寨探聽,無不嗟怨,皆言丞相欺衆。
操乃密召王垕入曰:“吾欲問汝借一物,以壓衆心,汝必勿吝。
”垕曰:“丞相欲用何物?”操曰:“欲借汝頭以示衆耳。
”垕大驚曰:“某實無罪。
”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