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如刀,滿地冰霜。
江南近海濱的一條大路上,一隊清兵手執刀槍,押着七輛囚車,沖風冒寒,向北而行。
前面三輛囚車中分别監禁的是三個男子,都作書生打扮,一個是白發老者,兩個是中年人。
後面四輛囚車中坐的是女子,最後一輛囚車中是個少婦,懷中抱着個女嬰,女嬰啼哭不休。
她母親溫言相呵,女嬰隻是大哭。
囚車旁一清兵惱了,伸腿在車上踢了一腳,喝道:“再哭,再哭,老子踢死你!”那女嬰一驚,哭得更加響了。
離開道路數十丈處有座大屋,屋檐下站着一個中年文士,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孩。
那文士見到這等情景,不禁長歎一聲,眼眶也紅了,說道:“可憐,可憐!”
那小孩問道:“爹爹,他們犯了什麼罪?”那文士道:“又犯了什麼罪?昨日和今朝已逮去了三十幾人,都是我們浙江有名的讀書人,個個都是無辜株連。
”他說到“無辜株連”四子,聲音壓得甚低,生怕給押囚車的官兵聽見了。
那小孩道:“哪個小女孩還在吃奶,難道也犯了罪麼?真沒道理。
”那文士道:“你懂得官兵沒道理,真是好孩子。
咳,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人為鼎鍋,我為麋鹿!”
那小孩道:“爹,你前幾天教過我。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就是給人家斬割屠殺的意思。
人家是切菜刀,是鐵闆,我們就是魚和肉。
“人為鼎鍋,我為麋鹿”這兩句話,意思也差不多麼?”那文士道:“正是!”眼見官兵和囚車已經去遠,拉着小孩的手道:“外面風大,我們回屋裡去。
”當下父子二人走進書房。
那文士提筆醮上了墨,在紙上寫了個“鹿”字,說道:“鹿這種野獸,雖是龐然大物,性子卻極為平和,隻吃青草和樹葉,從來不傷害别的野獸。
兇猛的野獸要傷它吃它,它隻有逃跑倘若逃不了,那隻有給人家吃力。
”又寫了“逐鹿”兩字,說道:“因此古人常常拿鹿來比喻天下。
世上百姓都溫順善良,隻有給人欺壓殘害的份兒。
《漢書》上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那就是說,秦朝失了天下,群雄并起,大家争奪,最後漢高祖打敗了楚霸王,就得了這隻又肥又大的鹿。
那文士提筆醮上了墨,在紙上寫了個“鹿”字,說道:“鹿這種野獸,雖是龐然大物,性子卻極為平和,隻吃青草和樹葉,從來不傷害别的野獸。
兇猛的野獸要傷它吃它,它隻有逃跑倘若逃不了,那隻有給人家吃力。
”又寫了“逐鹿”兩字,說道:“因此古人常常拿鹿來比喻天下。
世上百姓都溫順善良,隻有給人欺壓殘害的份兒。
《漢書》上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那就是說,秦朝失了天下,群雄并起,大家争奪,最後漢高祖打敗了楚霸王,就得了這隻又肥又大的鹿。
”
那小孩點頭道:“我明白了。
小說書上說“逐鹿中原”,就是大家争着要作皇帝的意思。
”那文士甚是喜歡,點了點頭,在紙上畫了一隻鼎的圖形,道:“古人煮食,不用竈頭鍋子,用這樣三隻腳的鼎,下面燒柴,捉到了鹿,就在鼎裡煮來吃。
皇帝和大官都很殘忍,心裡不喜歡誰,就說他犯了罪,把他放在鼎裡活活煮熟。
《史記》中記載蔺相如對秦王說:“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也,臣請就鼎鍋。
”就是說:“我該死,将我在鼎裡燒死了罷!”
那小孩道:“小說書上又常說‘問鼎中原’,這跟‘逐鹿中原’好象意思差不多”。
那文士道:“不錯。
夏禹王收九州之金,鑄了九大鼎。
當時的所謂“金”其實是銅。
每一口鼎上鑄了九州的名字和山川圖形,後世為天下之主的,便保有九鼎。
《左傳》上說:“楚子觀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
楚子隻是楚國的諸侯,他問鼎的輕重大小,便是心存不軌,想取周王之位而代之。
”
那小孩道:“所以”問鼎“,”逐鹿“便是想做皇帝。
”未知鹿死誰手,就是不知那一個做成了皇帝。
”
那文士道:“正是。
到得後來,問鼎,逐鹿,這四個字,也可借用于别處,但原來的出典,是專指做皇帝而言。
“說道這裡,歎了口氣,道:“咱們做百姓的,總是死路一條。
'未知鹿死誰手',隻不過未知是誰來殺了這頭鹿,這頭鹿,卻是死定了的。
”
他說着走到窗邊,向窗外望去。
隻見天色沉沉地。
似要下雪,歎道:“老天爺何其不仁,數百個無辜之人。
在這冰霜遍地的道上行走。
下起雪來,可又多受一番折磨了。
”
忽見南邊大道上兩個人戴着鬥笠,并肩而來,走到近處,認出了面貌。
那文士大喜,道:“是你黃伯伯,顧伯伯來了!”
快步迎将出去,叫道:“梨洲兄,亭林兄,那一陣好風,吹得二位光臨?”
右首一人身形微胖,額下一部黑須,姓黃名宗羲,字梨洲,浙江餘姚人士。
左首一人又高又瘦,面目黝黑,姓顧名炎武,字亭林,江蘇昆山人士。
黃顧兩人都是當世大儒,明亡之後,心傷國變,隐居不仕,這日連袂來到崇德。
顧炎武走上幾步,說道:“晚村兄,有一件要緊的事,特來和你商議。
”
這文士辛呂名留良,号晚村,世居浙江府崇德縣,也是明末,清初一位極有名的隐士他眼見黃顧二人臉色凝重,又知顧炎武向來極富機變,臨事鎮定,即說是要緊事,自然非同小可,拱手道:“兩位請進去先喝三杯,解解寒氣。
”當下請二人進屋,吩咐那小孩道:“葆中,去跟娘說,黃伯伯,顧伯伯到了,先切兩盤羊膏來下酒。
”
不多時,那小孩女葆中和兄弟毅中搬出三副杯筷,布在書房桌上。
一名老仆奉上酒菜。
呂留良待三人退出,關上了書房門,說道:“黃兄,顧兄,先喝三杯!”
黃宗羲神色慘淡,搖了搖頭。
顧炎武卻自斟自飲,一口氣連幹了六七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