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回 绝世奇事传闻里 最好交情见面初

首頁
    “二來他還是忠良之後,江湖上人人敬重。

    倘若得罪了雲南沐家之人,豈不為天下萬人唾罵?”韋小寶道:“原來如此。

    見到忠良之後,自然是要客氣些。

    ” 茅十八又道:“識得你以來,第一次聽到你說一句有道理的話。

    ”韋小寶道:“我可不知要等到幾時,才聽到你說一句有道理的話。

    沐王爺銅角渡江,火箭射象,這樣的大英雄,誰不敬重?又何必要你說個屁?”茅十八問道:“什麼叫銅角渡江,火箭射象?” 韋小寶哈哈一笑,說道:“你隻知道拍雲南沐王府的馬屁,原來不知道沐王爺是多大的英雄。

    你可知道沐王爺是太祖皇帝的什麼人?”茅十八道:“沐王爺是太祖皇帝手下大将,誰不知道?”韋小寶道:“呸。

    大将?大将自然是大将,難道是無名小卒?哪,太祖手下,共有六王,徐達徐王爺,常遇春常王爺,你自然知道啦,還有四王是誰?” 茅十八是草莽英雄,于明朝開國的史實一竅不通,徐達,常遇春的名字當然聽見過,卻不知他們是什麼六王,也不知此外還有四個什麼王。

    韋小寶卻在揚州茶坊之中将這部《英烈傳》聽得滾瓜爛熟。

    其時明亡未久,人心思舊,卻又不敢公然談論反清複明之事,茶坊中說書先生講述明朝故事,聽客最愛聽的便是這部敷演明朝開國,驅逐鞑子的《英烈傳》。

    明太祖開國,最艱巨之役是和陳友諒鄱陽湖大戰,但聽客聽來興緻最高的,卻是如何将蒙古兵趕出塞外,如何打得敵人落荒而逃,大家耳中所聽,是明太祖打蒙古兵,心中所想,打的卻變成了清兵。

    漢人大勝而敵人大敗,自然志得意滿。

    是以明朝開國諸功臣中,尤以徐達,常遇春,沐英三人最為聽衆所崇拜。

    說書先生說到三人如何殺敵之時,添油加醋,如火如荼,聽衆也便眉飛色舞,如醉如癡。

     韋小寶見茅十八答不上來,甚是得意,說道:“還有四王,便是李文忠,鄧愈,湯和,以及沐英沐王爺。

    這四位王爺封的是什麼王,跟你說了,料你也記不到,是不是?”其實他自己也跟本記不起這六王封的是什麼王。

    茅十八點了點頭。

     韋小寶又道:“湯和是明太祖的老朋友,年紀大過太祖,鄧愈也是很早就結識了太祖,一直跟他打江山的。

    李文忠是太祖的外甥。

    沐王爺是太祖的義子,跟太祖姓朱,叫作朱英,後來立功大了,太祖叫他複姓,才叫做沐英。

    ”茅十八道:“原來如此,那麼銅角射象什麼的,又是怎麼一回 事?” 韋小寶道:“是銅角渡江,不是銅角射象。

    太祖打平天下,最後隻有雲南,貴州的梁王未曾降服。

    那梁王叽哩咕噜花,是元代末代皇帝的侄兒,守住了雲南,貴州,不肯投降。

    ”那梁王本名匝刺瓦爾密,韋小寶記不住他的名字,随口胡謅。

    茅十八雖覺奇怪,也不敢反駁,隻聽韋小寶續道:“太祖皇帝龍心大怒,便點兵三十萬軍馬,命沐王爺帶領前去攻打,來到雲南邊界,遇到元兵。

    元兵的元帥叫做達裡麻,此人身高十丈,頭如巴鬥……” 茅十八道:“那有身高十丈之人?”韋小寶知道說溜了嘴,辯道:“蒙古人自然生得比咱們漢人高大些。

    那達裡麻身披鐵甲,手執長槍,在江邊哇啦啦大聲一叫,便如半空中連打三個霹靂,隻聽得撲通,撲通,撲通,聲聲不斷,水花四濺。

    你道是什麼事?”茅十八道:“不知道,是什麼事?”韋小寶道:“原來達裡麻哇哇大叫,響音傳過江去,登時有十名明兵給他吓破膽子,摔下馬來,掉進江中。

    沐王爺一見不對,心想再給他叫幾聲,我軍紛紛堕江,大事不好,于是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 韋小寶平時說話,出口便是粗話,“他媽的”三字片刻不離口,但講到沐英平雲南的故事,學的是說書先生的口吻,粗話固然一句沒有,偶爾還來幾句或通或不通的成語。

     他繼續說道:“沐王爺眼見得這達裡麻張開血盆大口,又要大叫,于是彎弓搭箭,飕的一箭,便向達裡麻口中射去。

    沐王爺的箭法白步穿楊,千步穿口,這一箭呼呼風響,橫過了江面,直達達裡麻的大嘴射到。

    馬達裡麻也是英雄好漢,眼見這箭來得勢道好兇,急忙低頭,避了開去。

    隻聽得後軍齊聲呐喊:‘不好了!'達裡麻回頭一看,隻見這一箭連穿十名将軍,從第一名将軍胸口射進,背後出來,又射入第二名将軍胸口,一共穿了十人。

    ” 茅十八搖頭道:“那有此事?沐王爺就算天生神力,一箭終究也射穿不了十個人。

    ”韋小寶道:“沐王爺是天上星宿下凡,玉皇大帝派他來保太祖皇帝駕的,豈同凡人?你道是你茅十八嗎?這一箭一穿十,有個明堂,叫做'穿雲箭'。

    ” 茅十八将信将疑,問道:“後來怎樣?” 韋小寶道:“達裡麻一見大怒,心想你會射箭,難道我就不會?提起硬弓,也是一箭向沐王爺射将過來。

    沐王爺叫道:‘來得好!'左手兩根手指伸出,輕輕便将箭挾住了。

    正在此時,天空中一群大雁飛過,啼聲嘹亮,沐王爺心生一計,叫道:“我要射中第三雙雁兒的左眼!'飕的一箭,向那雁兒射去。

    達裡麻心想:‘你要射第三隻雁兒,已不容易,怎的還分左眼右眼?'擡頭看去。

    便在此時,沐王爺連珠箭發,三箭齊向達裡麻射到。

    ” 茅十八道:“妙極!這時聲東擊西的法子。

    ” 韋小寶道:“也算達裡麻命不該絕,第一箭正中他的左眼,仰後便倒,第二箭,第三箭又接連射死了他的八明大将。

    元兵身上毛多,明軍叫他們毛兵毛将。

    沐王爺連射三箭,射死了十八名毛将,這叫做'沐王爺隔江大戰,三箭射死毛十八!” 茅十八一怔,道:“什麼?”韋小寶道:“沐王爺隔江射死毛十八!”說到這裡,忍不住格格格笑了出來。

    茅十八這才明白,他果然是饒着彎兒在罵自己,罵道:“他媽的,胡說八道!沐王爺隔江大戰,三箭射死韋小寶!”韋小寶笑道:“那時我還沒有生,沐王爺又怎射得死我?”茅十八道:“你休得亂說。

    達裡麻左眼中箭,卻又如何?” 韋小寶道:“元兵見元帥中箭,倒下馬來,登時大亂。

    沐王爺正要下令大軍渡江,忽然聽得隔江号響,元兵已有援兵開到,對岸亂箭齊發,隻遮得逃诩黑了。

    沐王爺又生一計,派了手下四員大将,悄悄領兵到下遊渡江,繞到元兵陣後,大吹銅角。

    ” 茅十八道:“這四員大将,想必便是劉白方蘇四人了?”韋小寶也不知是與不是,卻不願被茅十八猜中,說到:“不對,那四員大将,乃是趙錢孫李。

    劉白方蘇四将,随在沐王爺身邊。

    ”茅十八點頭道:“原來如此。

    ” 韋小寶道:“沐王爺傳下号令,叫劉白方蘇四将手下士兵,齊聲呐喊,同時将小船,木排推下江中,派出一千明兵,裝腔作勢,假作渡江。

    元兵眼見明兵要渡過江來,更是沒命的放箭。

    沐王爺當即收兵,過不到半個時辰,又派兵裝模作樣的假渡江,元兵又再放箭。

    江中也不知射死了多少魚鼈蝦蟹。

    ” 茅十八道:“這個我又不信了。

    射死魚兒,那也罷了。

    蝦兒極細,螃蟹甲魚身上有甲,又怎射得他死?”韋小寶道:“你若不信,那就到前面市鎮上買一隻甲魚,買一隻螃蟹,再買一隻蝦兒,用繩子穿了,挂将起來,再放箭射過去,且看射得死呢還是射不死。

    ”茅十八心想:“咱們趕路要緊,那有這等功夫胡鬧。

    ”他聽得入神,生怕韋小寶放刁不說,便道:“好,你說射得死便射得死,後來怎樣?”韋小寶道:“後來沐王爺手下的士兵,從江中拾起十八隻給射死了的,身上有毛的老甲魚,煮了來吃,便沒事了。

    ” 茅十八笑罵:“小鬼頭,偏愛饒着彎兒罵人。

    你說沐王爺怎生渡江。

    ” 韋小寶道:“沐王爺一見元兵放箭,便吩咐擂鼓呐喊,作勢渡江,卻并不真的渡江。

    隻聽得元兵身後銅角之聲大作,知道趙錢孫李四将已從下遊渡江,繞到元兵陣後,這才下令殺将過去。

    衆兵将豎起盾牌,擋在身前,撐動小船筏子,渡江進攻。

    元兵放了大半天箭,這箭已差不多用完啦,聽得陣後敵人殺來,主将又中箭重傷,不由得軍心大亂。

    沐王爺一馬當先,沖将過去。

    元兵東奔西逃,亂成一團。

    沐王爺眼見元兵陣中有一大将橫卧馬上,許多元兵前後保護,知道必是達裡麻,當即拍馬追上,厲聲喝到:‘達裡麻,還不下馬投降?'達裡麻道:‘我……我不是達裡麻!我是茅……'沐王爺見他左眼之中插着一根羽箭,箭梢上有個金字,正是一個'沐'字,卻不是自己的箭羽是什麼?那裡還肯客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