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點功勞,主子這才喜歡,假使稍有驕矜之色,說不定便有殺身之禍,至于惹得主子憎厭,不加寵幸,自是不在話下。
他這樣回答,皇太後果然很是喜歡,說道:“你小小年紀,倒也懂事,比那做了少保、封了一等超武公的鳌拜還強。
孩兒,你說咱們賞他些什麼?”康熙道:“請太後吩咐罷。
”皇太後沉吟道:“你在尚膳監,還沒品級罷?海天富海監是五品,賞你個六品的品級,升為首領太監,就在皇上身邊侍候好了!”
韋小寶心想:“辣塊媽媽的六品七品,就是給我做一品太監,老子也不做。
”臉上卻堆滿笑容,跪下磕頭,道:“謝皇太後恩典,謝皇上恩典。
”
清宮定例,宮中總管太監共十四人,副總管八人,首領太監一百八十九人,太監則無定額,清初千餘人,自後增至二千餘人。
有職司的太監最高四品,最低八品,普通太監則無品級。
韋小寶從無品級的太監一躍而升為六品,在宮中算得是少有的殊榮了。
皇太後點了點頭,道:“好好的盡心辦事。
”韋小寶連聲稱:“是,是!”站起身來,倒退出去。
宮女掀起珠簾時,韋小寶偷偷向皇太後瞧了一眼,隻見她臉色極白,目光炯炯,但眉頭微蹙,似乎頗有愁色,又好象在想什麼心事,尋思:“她身為皇太後,還有什麼不開心的?啊,是了,她死了老公。
就算是皇太後,死了老公,總不會開心。
”
他回到住處,将這一天的事都跟海老公說了。
海老公竟然沒半分驚詫之意,淡淡的道:“算來也該在這兩逃诏手的了。
皇上的耐心,可比先帝好得多。
”韋小寶大奇,問道:“公公,你早知道了?”海老公道:“我怎會知道?我是早在猜想。
皇上學摔角,還說是小孩子好玩,但要三十名小太監也都學摔跤,學來幹什麼?皇上自己又用心學那‘八卦遊龍掌’,自然另有用意了。
‘大慈大悲千葉手’和‘八卦遊龍掌’這兩路武功,倘若十年八年的下來,當真學到了家,兩人合力,或許能對付得了鳌拜。
可是這麼半吊子的學上兩三個月,又有什麼用?唉,少年人膽子大,不知天高地厚,今日的事情,可兇險得很哪。
”
韋小寶側頭瞧着海老公,心中充滿了驚佩:“這老烏龜瞎了一雙眼睛,卻什麼事情都預先見到了。
”
海老公問道:“皇上帶你去見了皇太後罷?”韋小寶道:“是!”心想:“你又知道了。
”海老公道:“皇太後賞了你些什麼?”韋小寶道:“也沒賞什麼,隻是給了我個六品的銜頭,升作了首領太監。
”海老公笑了笑,道:“好啊,隻比我低了一級。
我從小太監升到首領太監,足足熬了十三年時光。
”
韋小寶心想:“這幾日我就要走啦。
你教了我不少武功,我卻毒瞎了你一雙眼睛,未免有點對你不住,本該将那幾部經書偷了來給你,偏偏又偷不到。
”海老公道:“你今日立了這場大功,此後出入上書房更加容易……”韋小寶道:“是啊,要借那《四十二章經》是更加容易了。
公公,你眼睛不大方便,卻要這部經書有甚麼用?”海老公幽幽的道:“是啊,我眼睛瞎了,看不到經書,你……你卻可讀給我聽啊,你一輩子陪着我,就……就一輩子讀這《四十二章經》給我聽……”說着突然劇烈的咳嗽起來。
韋小寶見了他彎腰大咳的模樣,不由得起了憐憫之意:“這老……老頭兒真是古怪。
”本來在心裡一直叫他“老烏龜”的,這時卻有些不忍。
這一晚海老始終咳嗽不停,韋小寶便在睡夢之中,也不時聽到他的咳聲。
次日韋小寶到上書房去侍候,隻見書房外的守衛全已換了新人。
康熙來到書房,康親王傑書和索額圖進來啟奏,說道會同王公大臣,已查明鳌拜大罪一共三十款。
康熙頗感意外,道:“三十款?有這麼多?”康親王道:“鳌拜罪孽深重,原不止這三十款,隻是奴才們秉承皇上聖意,從寬究治。
”康熙道:“這就是了,那三十款?”
康親王取出一張白紙,念道:“鳌拜欺君擅權,罪一。
引用奸黨,罪二。
結黨議政,罪三。
聚貨養奸,罪四。
巧飾供詞,罪五。
擅起馬爾賽等先帝不用之人,罪六。
擅殺蘇克薩哈等,罪七。
擅殺蘇納海等,罪八。
偏護本旗,将地更換,罪九。
輕慢聖母,罪十。
”他一條條的讀下去,直讀到第三十條大罪是:“以人之墳墓,有礙伊家風水,勒令遷移。
”
康熙道:“原來鳌拜這厮做下了這許多壞事,你們拟了什麼刑罰?”康親王道:“鳌拜罪大惡極,本當淩遲處死,臣等體念皇上聖意寬仁,拟革職斬決。
其同黨必隆、班布爾善、阿思哈等一體斬決。
”康熙沉吟道:“鳌拜雖然罪重,但他是顧命大臣,效力年久,可免其一死,革職拘禁,永不釋放,抄沒他的家産。
所有同黨,可照你們所議,一體斬決。
”
康親王和索額圖跪下磕頭,說道:“聖上寬仁,古之明君也所不及。
”
(注:據《清史稿·聖祖本紀》:康熙八年,“上久悉鳌拜專橫亂政,特慮其多力難制,乃選侍衛拜唐阿年少有力者,為撲擊之戲。
是日鳌拜入見,即令侍衛等掊而系之,于是有善撲營之制,以近臣領之。
庚申,王大臣議鳌拜獄上,列陳大罪三十,請族誅。
诏曰:‘鳌拜愚悖無知,誠合夷族。
特念效力年久,疊立戰功,貸其死,籍沒,拘禁。
’”)
這日衆大臣在康熙跟前,忙的便是處置鳌拜及其同黨之事。
衆大臣向康熙詳奏鑲黃旗和正白旗如何争執,韋小寶也聽不大懂,隻約略知道鳌拜是鑲黃旗的旗主,蘇克薩哈是正白旗的旗主,兩旗為了争奪良田美地,勢成水火。
蘇克薩哈給鳌拜害死後,正白旗所屬的很多财産田地為鑲黃旗所并,現下正白旗衆大臣求皇帝發還原主。
康熙道:“你們自去秉公議定,交來給我看。
鑲黃旗是上三旗之一,鳌拜雖然有罪,不能讓全旗受到牽累。
咱們什麼事都得公公道道。
”衆大臣磕頭道:“皇上聖明,鑲黃旗全旗人衆均沐聖恩。
”康熙點了點頭,道:“下去罷,索額圖留下,我另有吩咐。
”
待衆大臣退出,康熙對索額圖道:“蘇克薩哈給鳌拜害死之後,他家産都給鳌拜占去了罷?”索額圖道:“蘇克薩哈的田地财産,是沒入了内庫的。
不過鳌拜當時曾親自領人到蘇克薩哈家裡搜查,金銀珠寶等物,都飽入了鳌拜私囊。
”康熙道:“我也料到如此。
你到鳌拜家中瞧瞧,查明家産,本來是蘇克薩哈的财物,都發還給他子孫。
”
索額圖道:“皇上聖恩浩蕩。
”他見康熙沒再說什麼話,便慢慢退向書房門口。
康熙道:“皇太後吩咐,她老人家愛念佛經,聽說正白旗和鑲黃旗兩旗旗主手中,都有一部《四十二章經》……”韋小寶聽到《四十二章經》五字,不由得全身為之一震。
隻聽康熙續道:“這兩部佛經,都是用綢套子套着的,正白旗的用白綢套子,鑲黃旗的是黃綢鑲紅邊套子。
太後她老人家說,要瞧瞧這兩部書,是不是跟宮裡的佛經相同,你到鳌拜家中清查财物,順便就查一查。
”
索額圖道:“是,是,奴才這就去辦。
”他知皇上年幼,對太後又極孝順,朝政大事,隻要太後吩咐一句,皇上無有不聽,皇太後交下來的事,比皇上自己要辦的更為重要,查兩部佛經,那是輕而易舉,自當給辦得又妥又當又迅速。
康熙道:“小桂子,你跟着前去。
查到了佛經,兩人一起拿回來。
”
韋小寶大喜,忙答應了,心想海老公要自己偷《四十二章經》,說了大半年,到底是怎麼樣的經書,連影子的邊兒也沒見過,這次是奉聖旨取經,自然手到拿來,最好鳌拜家裡共有三部,混水摸魚的吞沒一部,拿了去給海老公,好讓他大大的高興一場。
索額圖眼見小桂子是皇上跟前十分得寵的小太監,這次救駕擒奸,立有大功,心想取兩部佛經,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用不着派遣此人。
心念一轉,便已明白:“是了,皇上要給他些好處。
鳌拜當權多年,家中的金銀财寶自是不計其數。
皇上派我去抄他的家,那是最大的肥缺。
這件事我毫無功勞,為什麼要挑我發财?皇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