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回 关心风雨经联榻 轻命江山博壮游

首頁
    ,要找到山脈的所在。

    這個大秘密,便藏在那八部《四十二章經》之中。

    ”韋小寶道:“他們滿洲人的事,姑姑,你太師父又怎會知道?” 陶紅英道:“這件事說來話長。

    我太師父原是錦州的漢人女子,給鞑子擄了去。

    那鞑子是鑲藍的旗主。

    我太師父說,鞑子進關之後,見到我們中國地方這樣大,人這樣多,又是歡喜,又是害怕,八旗的旗主接連會議多日,在會中口角争吵,拿不定主意。

    ”韋小寶問道:“争吵什麼?”陶紅英道:“有的旗主想占了整個中國。

    有的旗主卻說,漢人這樣多,倘若造起反來,一百個漢人打一個旗人,旗人哪裡還有性命?不如大大的搶掠一番,退回關外,穩妥得多。

    最後還是攝政王拿了主意,他說,一面搶掠,将金銀珠寶運到關外收藏,一面在中國做皇帝,如果漢人起來造反,形勢危急,旗人便退出山海關。

    ”韋小寶道:“原來當時滿清鞑子,對我們漢人真害怕。

    ” 陶紅英道:“怎麼不怕?他們現在也怕,隻不過我們不齊心而已。

    好侄兒,鞑子小皇帝很喜歡你,如果你能探到那八部經書的所在,咱們把經書盜了出來,去破了鞑子的龍脈,那些金銀财寶,便可作為義軍的軍費。

    咱們隻要一起兵,清兵便會吓得逃出關去。

    ”韋小寶對于破龍脈,起義兵,并不怎麼熱心,但想到那座山中藏有無數金銀财寶,不由得怦然心動,問道:“姑姑,這寶山的秘密,當真是在那八部經書之中?”陶紅英道:“我太師父對我師父說,那鑲藍旗旗主有一天喝醉了,向他小福晉說,他将來死後,要将一部經書傳給小福晉的兒子,不傳給大福晉的兒子。

    小福晉很不高興,說一部佛經有什麼希罕。

    那旗主說,這是咱們八旗的命根子,比什麼都要緊,約略說起這部佛經的來曆。

    太師父在窗外聽到了,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後來太師父練成了武功,我師父也已跟她老人家學多年,太師父便出手盜經,卻因此給人打成重傷,臨死之前,派我師父混進宮來做宮女,想法子盜經。

    鑲藍旗旗主府裡有武功高手,隻道到宮裡盜經容易得手。

    卻因此給人打得重傷,臨死之前,派我師父混時宮來做宮女,想法子盜經。

    鑲藍旗旗主府裡有武功高手,隻道到宮裡盜經容易得手。

    豈知師父進宮不勺,發覺宮禁森嚴,宮女決不能胡亂行走,要盜經書是千難萬難。

    她跟我挺說得來,又聽我說起大明公主的事,心懷舊主,便收了我做弟子。

    ”韋小寶道:“怪不得老婊子千方百計的,要弄經書到手。

    她是滿洲人,不會去破龍脈,想來是要得寶山中的金銀财寶。

    不過她既是太後,要什麼有什麼,又何必要什麼财寶?” 又想:“那麼海老烏龜又幹麼念念不忘的,總是要我到上書房偷經書?嗯,他不會當真想要經書的,或者是想誘我上當,招出是誰主使我毒瞎眼睛,或者是想由此查一害死端敬皇後的兇手來。

    他心裡多半認定,主使者跟兇手就是同一人。

    要騙得海老烏龜吐露心事,現下我可沒這本事,閻羅王隻怕也辦不了。

    ”陶紅英哪猜得到韋小寶的心思轉到海天富身上?說道:“說不定那寶山之中,另有甚麼古怪,連太師父也不知道的。

    師父在宮裡不久就生病死了。

    她老人家臨死之時,千叮萬囑,要我設法盜經,又說,盜經之事萬艱難,以我一人之力未必可成,要我在宮裡收一個可靠的弟子,将經書的秘密流傳下來。

    這一代不成,下一代再幹,可别讓這秘密給湮沒了。

    ” 韋小寶道:“是,是!這個大秘密倘若失傳,那許許多多金銀财寶,未免太可惜了。

    ”陶紅英道:“金銀财寶倒也不打緊,但如讓滿洲鞑子世世代代占住我們漢人江山,那才是最大的恨事。

    ” 韋小寶道:“姑姑說得不錯。

    ”心中卻道:“這成千上萬的金銀财寶,倘若不拿出來大花一下,那才是最大的恨事。

    ”他年紀幼小,滿洲兵屠殺漢人百姓的慘事,隻從大人口中聽到,并未親曆。

    在宮中這些時候,滿洲人隻太後一人可恨,海天富雖曾陰謀加害,畢竟是自己害他的多,他害自己的少。

    其餘自皇帝以下,個個待他甚好,也不覺得滿洲人如何兇惡殘暴。

    他也知道,自己若不是得到皇帝寵愛,那些滿洲親貴大臣決不會對他如此親熱,如此奉承,但究竟是見到人和藹的多,兇暴的少,是以種族之仇,國家之恨,心中卻是頗淡。

    陶紅英道:“在宮中這些年來,我也沒收到弟子。

    我見到的宮女本已不多,所遇到的,不是蠢笨胡塗,便是妖媚小氣,天天隻盼望如何能得皇帝臨幸,從宮女升為嫔妃。

    我們這個大秘密,又怎能跟這等我說?近幾年,來我常常擔心,這般耽誤下去,經書的所在固是絲毫得不到線索,連好弟子也收不到一個。

    将來我死之後,将這大秘密帶入了棺材,滿洲鞑子坐穩江山,對不起太師父和師父那不用說了,更成為漢人的大罪人。

    好侄兒,我無意之中和你相遇,跟你說了這件大事,心裡實在好生歡喜。

    ”韋小寶道:“我也是好歡喜,不過經書什麼的,倒不放在心上。

    ”陶紅英道:“那你為什麼歡喜?”韋小寶道:“我沒親人,媽媽是這樣,師父又難得見面,現下多了個親姑姑,好姑姑,自然歡喜得緊了。

    ” 他嘴頭甜,哄得陶紅英十分高興。

    好微笑道:“我得了個好侄兒,也是歡喜得緊。

    ”隔了一會,問道:“你師父是誰?” 韋小寶道:“我師父便是天地會的總舵主,姓陳,名諱上近下南。

    ” 陶紅英連陳近南這樣鼎鼎大名的人物也是首次聽見,點了點頭,道:“你師父既是天地會總舵主,武功必定十分了得。

    ”韋小寶道:“隻不過我跟師父時候太短,學不到什麼功夫。

    好姑姑,你傳我一些好不好?”陶紅英躊躇道:“你如從來沒學過武功,我自然将我所知所學的,盡數傳你。

    隻是你師父的武功,跟你這一派多半全然不同,學了隻怕反而有害。

    依你看來,你師父跟我比較,誰的武功強些?”韋小寶說要她傳授武功,原不過信口讨她歡心,倘若陶紅英當真答應傳授,他反而要另外尋些因由來推托了,一學武功,五台山一時便去不成,何況他性好遊□玩耍,絕無耐心學武,聽她這樣問,乘機道:“姑姑,在你面前,我可能說謊。

    ”陶紅英道:“小孩子自然是誠實的好。

    ”韋小寶道:“我曾見師父跟一個武功很好的人動手,隻是三招,便将他制住了,那人輸得服服貼貼。

    姑姑,恐怕你還不及我師父。

    ”陶紅英微笑道:“是啊,我也相信遠遠不及。

    我跟那個假扮宮女的男人比拚,若不是你在他背上加了一劍,我早就完了。

    你師父哪會這樣不中用?” 韋小寶道:“不過那個假宮女可真厲害,我此刻想起來還是害怕。

    ” 陶紅英臉上肌肉突然跳動幾下,目光中露出了恐懼的神色。

    雙眼前望,呆呆出神。

    韋小寶道:“姑姑,你不舒服麼?”陶紅英不答,似乎沒聽見。

    韋小寶又問了一次。

    陶紅英身子一顫,道:“沒……沒有!”突然啪的一聲,手中鞭子掉在地下。

    韋小躍下車來,拾起鞭子,飛身又躍上大車,身法甚是幹淨利落。

    他正自得意,隻盼陶紅英稱贊幾句,卻見她搖了搖頭,道:“孩子,你定了下來之後,該得痛下苦功才成。

    眼下功夫,在宮時當太監在太她,行走江湖卻是太差,還不及不會絲毫武功之人。

    ”韋小寶滿臉通紅,應道:“是!”心道:“我武功雖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