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9回 西门庆贪欲丧命 吴月娘失偶生儿

首頁
    娘來洗了三,月娘與了一套綢絹衣裳打發去了。

    就把孩兒起名叫孝哥兒,未免送些喜面。

    親鄰與衆街坊鄰舍都說:“西門慶大官人正頭娘子生了一個墓生兒子,就與老子同日同時,一頭斷氣,一頭生兒,世間有這等蹊跷古怪事。

    ” 不說衆人理亂這樁事。

    且說應伯爵聞知西門慶沒了,走來吊孝哭泣,哭了一回。

    吳大舅、二舅正在卷棚内看着與西門慶傳影,伯爵走來,與衆人見禮,說道:“可傷,做夢不知哥沒了。

    ” 要請月娘拜見,吳大舅便道:“舍妹暗房出不來,如此這般,就是同日添了個娃兒。

    ” 伯爵愕然道:“有這等事!也罷也罷,哥有了個後代,這家當有了主兒了。

    ” 落後陳敬濟穿着一身重孝,走來與伯爵磕頭。

    伯爵道:“姐夫姐夫,煩惱。

    你爹沒了,你娘兒每是死水兒了,家中凡事要你仔細。

    有事不可自家專,請問你二位老舅主張。

    不該我說,你年幼,事體還不大十分曆練。

    ” 吳大舅道:“二哥,你沒的說。

    我自也有公事,不得閑,見有他娘在。

    ” 伯爵道:“好大舅,雖故有嫂子,外邊事怎麼理的?還是老舅主張。

    自古沒舅不生,沒舅不長。

    一個親娘舅,比不的别人。

    你老人家就是個都根主兒,再有誰大?” 因問道:“有了發引日期沒有?” 吳大舅道:“擇二月十六日破土,三十日出殡,也在四七之外。

    ” 不一時,徐先生來到,祭告入殓,将西門慶裝入棺材内,用長命丁釘了,安放停當,題了名旌:“诰封武略将軍西門公之柩”那日何千戶來吊孝。

    靈前拜畢,吳大舅與伯爵陪侍吃茶,問了發引的日期。

    何千戶分付手下該班排軍,原答應的,一個也不許動,都在這裡伺候。

    直過發引之後,方許回衙門當差。

    又委兩名節級管領,如有違誤,呈來重治。

    又對吳大舅說:“如有外邊人拖欠銀兩不還者,老舅隻顧說來,學生即行追治。

    ” 吊老畢,到衙門裡一面行文開缺,申報東京本衛去了。

     話分兩頭。

    卻說來爵、春鴻同李三,一日到兖州察院,投下了書禮,宋禦史見西門慶書上要讨古器批文一節,說道:“你早來一步便好。

    昨日已都派下各府買辦去了。

    ” 尋思間,又見西門慶書中封着金葉十兩,又不好違阻了的。

    便留下春鴻、來爵、李三在公廨駐劄。

    随即差快手拿牌,趕回東平府批文來,封回與春鴻書中,又與了一兩路費,方取路回清河縣。

    往返十日光景。

    走進城,就聞得路上人說:“西門大官人死了,今日三日,家中念經做齋哩。

    ” 這李三就心生奸計,路上說念來爵、春鴻:“将此批文按下,隻說宋老爺沒與來。

    咱每都投到大街張二老爹那裡去罷。

    你二人不去,我每人與你十兩銀子,到家隐住,不拿出來就是了。

    ” 那來爵見财物倒也肯了,隻春鴻不肯,口裡含糊應諾。

     到家,見門首挑着紙錢,僧人做道場,親朋吊喪者不計其數,這李三就分路回家去了。

    來爵、春鴻見吳大舅、陳敬濟磕了頭,問:“讨批文如何?怎的李三不來?” 那來爵欲說不肯,這春鴻把宋禦史書連批都拿出來,遞與大舅,悉把李三路上與的十兩銀子,說的言語,如此這般教他隐下,休拿出來,同他投往張二官家去:“小的怎敢忘恩負義?徑奔家來。

    ” 吳大舅一面走到後邊,告訴月娘:“這個小的兒,就是個知恩的。

    叵耐李三這厮短命,見姐夫沒了幾日,就這等壞心。

    ” 因把這件事就對應伯爵說:“李智、黃四借契上本利還欠六百五十兩銀子,趁着剛才何大人分付,把這件事寫紙狀子,呈到衙門裡,教他替俺追追這銀子來,發送姐夫。

    他同寮間自恁要做分上,這些事兒莫道不依。

    ” 伯爵慌了,說道:“李三卻不該行此事。

    老舅快休動意,等我和他說罷。

    ” 于是走到李三家,請了黃四來,一處計較。

    說道:“你不該先把銀子遞與小厮,倒做了管手。

    狐狸打不成,倒惹了一屁股臊。

    如今恁般,要拿文書提刑所告你每哩。

    常言道官官相護,何況又同寮之間,你等怎抵鬥的他過!依我,不如悄悄遂二十兩銀子與吳大舅,隻當兖州府幹了事來了。

    我聽得說,這宗錢糧他家已是不做了,把這批文難得掣出來,咱投張二官那裡去罷。

    你每二人再湊得二百兩,少不也拿不出來,再備辦一張祭桌,一者祭奠大官人,二者交這銀子與他。

    另立一紙欠結,你往後有了買賣,慢慢還他就是了。

    這個一舉兩得,又不失了人情,有個始終。

    ” 黃四道:“你說的是。

    李三哥,你幹事忒慌速了些。

    ” 真個到晚夕,黃四同伯爵送了二十兩銀子到吳大舅家,如此這般,“讨批文一節,累老舅張主張主。

    ” 這吳大舅已聽見他妹子說不做錢糧,何況又黑眼見了白晃晃銀子,如何不應承,于是收了銀子。

     到次日,李智、黃四備了一張插桌,豬首三牲,二百兩銀子,來與西門慶祭奠。

    吳大舅對月娘說了,拿出舊文書,從新另立了四百兩一紙欠帖,饒了他五十兩,餘者教他做上買賣,陸續交還。

    把批文交付與伯爵手内,同往張二官處合夥,上納錢糧去了,不在話下。

    正是:金逢火煉方知色,人與财交便見心。

    有詩為證:造物于人莫強求,勸君凡事把心收。

    你今貪得收人業,還有收人在後頭。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