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追忆似水年华 第一部 在斯万家那边(13)

首頁
    樂的人們的反感,卻引起了德·聖德費爾特夫人的注意。

    她出于禮貌,坐在鋼琴旁邊,直到那時才瞥見了親王夫人。

    德·聖德費爾特夫人原本以為她還在蓋爾芒特照料她那生病的小叔子呢,現在見她來了,自然分外高興。

     “怎麼?親王夫人,您來了?” “對了,我剛才坐在一個犄角裡,聽了不少好東西。

    ” “怎麼,您已經來了好一會兒了?” “對了,已經來了好一會兒了,可我覺得才隻一會兒,隻是因為沒有看見您才覺着慢。

    ” 德·聖德費爾特夫人想把她的扶手椅讓給親王夫人,夫人說: “不必,不必!幹嘛要換呢?我坐哪兒都挺好的。

    ” 為了表現她貴婦人的樸實,她故意找了把沒有靠背的小凳子: “得了,這張軟墊凳子就好極了,坐在上面我可以把上身挺直。

    啊!天哪,我在這裡叽叽喳喳的,人家都要噓我了。

    ” 這時鋼琴家正加快速度,他那音樂激*情正處于高|潮之中,一個仆人正端着一方盤的清涼飲料遞給客人,茶匙丁當直響,德·聖德費爾特夫人跟每次晚會一樣,揮手叫他走開,他可老瞧不見她的手勢。

    有個新娘子,遵從年輕女子不應該面有厭煩之色*的教導,老是高高興興地面帶笑容,兩隻眼睛直在尋找女主人,好用她的眼神來向她表達感激之情,感謝她在舉辦這樣的盛典時還想起了她。

    她雖然比德·弗朗克多夫人要鎮靜一些,但在欣賞樂曲的時候也不是毫無不安的心情;不過她所擔心的不是鋼琴家本人,而是那架鋼琴,它頂上擺着一支蠟燭,每當彈到最強音時燭火都會跳動起來,即使不至于會把燈罩燒着,至少會在紅木琴台上留下幾點蠟淚。

    到了最後,她忍不住了,登上琴台那兩級台階,快步向前把那蠟台的托盤撤走。

    但她的雙手剛碰到托盤,樂曲最後一個和弦就響了起來,一曲告終,鋼琴家站起身來。

    再怎麼說,這位年輕婦女的大膽的首創精神,她跟鋼琴家短時間内在台上的同時出現,在在座者的心中普遍産生了良好的印象。

     “親王夫人,您瞧見這位婦女了嗎?”德·弗羅貝維爾将軍問洛姆親王夫人。

    他是過來跟親王夫人打招呼的,德·聖德費爾特夫人剛走開一會兒:”真希罕!莫非她也是藝術家?” “不,她是康布爾梅家的新媳婦,”親王夫人随便這麼一說,馬上又找補一句:”我這是重複我聽來的話,她究竟是誰,我一點概念也沒有,我背後有人說他們是德·聖德費爾特夫人鄉下的街坊,不過我不信真有誰認識他們。

    他們多半是’鄉下佬’!再說,我不知道您是不是經常出入于這個了不起的社交場所,我可對這些了不起的人們姓甚名誰毫無概念。

    您想他們在參加德·聖德費爾特夫人的晚會以外的時間幹些什麼呢?她多半是靠了這些音樂家,這些舒服的椅子,還有可口的飲料才把他們吸引來的。

    應該承認,這些’貝盧瓦家的客人’①倒是挺不錯的。

    她居然當真有這股勇氣每星期都出錢把這些湊熱鬧的租到家裡來。

    真是不可思議!” ①貝盧瓦是專門出租椅子的商人。

    
“嗯,康布爾梅可是個響當當的姓氏,又古老,”将軍這麼說。

    童年 “說它古老,我不反對,”親王夫人冷冰冰地答道,”不過這名字讀起來不和諧。

    ”她把”和諧”兩字讀得特别重,仿佛是帶了引号的,這又是蓋爾芒特這個小圈子裡的人說話的矯揉造作的一種表現。

     “您這話當真?她可是美得可以入畫,”将軍說,他的視線一刻也不離開德·康布爾梅夫人,”您不這麼認為嗎,親王夫人?” “她太愛出頭露面,我覺得象她這麼年輕的人,這就不太好了;我想她還不是我的同齡人,”洛姆夫人答道(這最後一句話,同樣也可以出之于加拉東和蓋爾芒特之口)。

     親王夫人看到德·弗羅貝維爾先生還在目不轉睛地瞧着德·康布爾梅夫人,半是出于對這位夫人的惡意,半是出于要對将軍表示殷勤,說道:”這對她丈夫可是不太好了!我很遺憾,并不認識她,否則我就可以把她介紹給您,看來您是被她迷上了。

    ”其實她要是當真認識這位青年婦女,她是不會這麼幹的,”現在我不得不跟您道别了,今天是我的一個朋友的生日,我得去祝賀她,”她說這話時的語調既樸素又真實,表明她就要去參加的這個社交集會既是一個令人生厭的儀式,又不能不去,而她的光臨是會令人感動的。

    ”再說,我得去接巴贊,我到這兒來的時候,他去看他的朋友去了。

    我想您是認識他們的,他們的姓跟一座橋的名稱一樣,叫耶拿。

    ” “耶拿,這首先是一次勝利的戰役的名稱,親王夫人,”将軍說,̶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