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探關公意。
關公正悶坐,張遼入賀曰:“聞兄在陣上知玄德音信,特來賀喜。
”關公曰:“故主雖在,未得一見,何喜之有?”遼曰:“兄與玄德交,比弟與兄交何如?”公曰:“我與兄,朋友之交也;我與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又君臣也。
豈可共論乎?”遼曰:“今玄德在河北,兄往從否?”關公曰:“昔日之言,安肯背之?文遠須為我緻意丞相。
”張遼将關公之言,回告曹操。
操曰:“吾自有計留之。
”
且說關公正尋思間,忽報有故人相訪。
及請入,卻不相識。
關公問曰:“公何人也?”答曰:“某乃袁紹部下南陽陳震也。
”關公大驚,急退左右,問曰:“先生此來,必有所為?”震出書一緘,遞與關公。
公視之,乃玄德書也。
其略雲:
備與足下,自桃園締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違,割恩斷義?君必欲取功名,圖富貴,願獻備首級以成全功!書不盡言,死待來命!關公看書畢,大哭曰:“某非不欲尋兄,奈不知所在也。
安肯圖富貴而背舊盟乎?”震曰:“玄德望公甚切,公既不背舊盟,宜速往見。
”關公曰:“人生天地間,無終始者,非君子也。
吾來時明白,去時不可不明白。
吾今作書,煩公先達知兄長,容某辭卻曹操,奉二嫂來相見。
”震曰:“倘曹操不允,為之奈何?”公曰:“吾甯死,豈肯留于此?”震曰:“公速作回書,免緻劉使君懸望。
”關公寫書答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竊聞義不負心,忠不顧死。
羽自幼讀書,粗知禮義,觀羊角哀、左伯桃之事,未嘗不三歎而流涕也。
前守下邳,内無積粟,外無援兵;欲即效死,奈有二嫂之重,未敢斷首捐軀,緻負所托;故爾暫且羁身,冀圖後會。
近至汝南,方知兄信;即當面辭曹操,奉二嫂歸。
羽但懷異心,神人共戮。
披肝瀝膽,筆楮難窮。
瞻拜有期,伏惟照鑒!
陳震得書自回。
關公入内告知二嫂,随即至相府,拜辭曹操。
操知來意,乃懸回避牌于門。
關公怏怏而回,命舊日跟随人役,收拾車馬,早晚伺候;分付宅中,所有原賜之物,盡皆留下,分毫不可帶去。
次日再往相府辭謝,門首又挂回避牌。
關公一連去了數次,皆不得見;乃往張遼家相探,欲言其事,遼亦托疾不出。
關公思曰:“此曹丞相不容我去之意。
我去志已決,豈可複留?”即寫書一封,辭謝曹操。
書略曰:
羽少事皇叔,誓同生死;皇天後土,實聞斯言。
前者下邳失守,所請三事,已蒙恩諾。
今探知故主見在袁紹軍中,回思昔日之盟,豈容違背?新恩雖厚,舊義難忘。
茲特奉書告辭,伏惟照察。
其有餘恩未報,願以俟之異日。
寫畢封固,差人去相府投遞;一面将累次所受金銀,一一封置庫中,懸漢壽亭侯印于堂上,請二夫人上車。
關公上赤兔馬,手提青龍刀,率領舊日跟随人役,護送車仗,徑出北門。
門吏擋之。
關公怒目橫刀,大喝一聲,門吏皆退避。
關公既出門,謂從者曰:“汝等護送車仗先行,但有追趕者,吾自當之,勿得驚動二位夫人。
”從者推車,望官道進發。
卻說曹操正論關公之事未定,左右報關公呈書。
操即看畢,大驚曰:“雲長去矣!”忽北門守将飛報:“關公奪門而去,車仗鞍馬二十餘人,皆望北行。
”又關公宅中人來報說:“關公盡封所賜金銀等物。
美女十人,另居内室。
其漢壽亭侯印懸于堂上。
丞相所撥人役,皆不帶去,隻帶原跟從人,及随身行李,出北門去了。
”衆将愕然。
一将挺身出曰:“某願将鐵騎三千,去生擒關某,獻與丞相!”衆視之,乃将軍蔡陽也。
正是:
欲離萬丈蛟龍穴,又遇三千狼虎兵。
蔡陽要趕關公,畢竟如何,且聽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