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九十八章 禹贡九州图

首頁
    “不,周穆王熔毀九鼎應該八九不離十,但這并不代表線索就斷了。

    ”傅瑾風搖頭說。

     “這還沒斷啊,周穆王指鹿為馬,用新鑄的大鼎來偷梁換柱,當時的諸侯王都沒發現,都惦記着九鼎,誰會去在乎上面的圖案啊。

    ”田雞垂頭喪氣。

     “不對!”我站在原地想了想說。

    “周穆王陵墓的石門是以黃河主幹流和支流的分布為機關,修建陵墓的時間遠在穆天子鑄鼎之後,穆天子是根據九鼎上的山川全貌圖來設置機關,可見在當時雖然沒有九鼎,當九鼎上的圖案并沒有被毀掉。

    ” “竹書紀年中曾有關于這方面的記載,周穆王曾命人,抄繪九鼎上的紋路和圖案,并且整理成冊存放于書庫之中,後來一位守藏史在堆積如山的文卷中找到這本抄繪,并且以抄繪的圖案和文本為依據,重新研究後寫下一本後世經典。

    ” “寫了什麼?”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貢……”傅瑾風氣定神閑回答。

    “這句話就是這本經典的開篇。

    ” “禹貢!”葉知秋脫口而出。

     傅瑾風點點頭,禹貢以先秦自然地理實體為标志,将華夏劃分為九州,并對每州的疆域、山脈、河流、植被、土壤、物産、貢賦、少數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作了簡要的描述。

     “但很可惜,關于禹貢是出自何人手筆,一直沒有定論。

    ”傅瑾風說。

     我們相互對視一眼,如果沒猜錯的話,寫禹貢的應該就是老子,他一直試圖從周朝的守藏室中找尋先祖永生的秘密,很有可能,老子在翻閱從九州鼎上抄繪下來的圖案時,發現了玉豬龍的圖案,所以才會潛心去研究并最終寫出禹貢。

     “七叔去潘家園買的古籍就是禹貢。

    ”葉九卿恍然大悟。

     “我告訴七哥,如果最後一部分線索在九鼎的圖案上,那禹貢是以抄繪為的圖案來著書,這就意味着,九州鼎上的圖案全都在禹貢上。

    ”傅瑾風說。

     “那還等什麼,我們趕緊去買本禹貢。

    ”田雞心急如焚。

     “慌什麼,真有那麼容易,七爺也不會到死都沒有解開秘密。

    ”薛心柔一把将田雞拉到椅子上。

     “我搞文史研究的,身邊又怎麼可能沒有禹貢。

    ”傅瑾風轉身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書遞到我們面前。

    “這就是禹貢的拓本,全書一共有一千多字,我反複研讀過,文字之間并沒有特别的地方,我想關鍵應該還是禹貢九州圖。

    ” “禹貢九州圖是什麼?” “大禹鑄造九鼎,每鼎代表一州,并且把每州的山川地理、花鳥魚蟲全都銘刻在鼎器上,而禹貢九州圖就是九鼎上面的圖案,一共有十幅圖案,其中九幅代表不同的九州,第十幅是九州的全貌。

    ”傅瑾風很認真對我們說。

    “這些圖案并非是後人所繪,而是臨摹的九鼎圖案抄繪,和九鼎上的圖案可以說一模一樣。

    ” “七叔後來一直在琢磨的原來是禹貢九州圖。

    ”葉九卿接過書,一邊翻閱一邊說。

    “從七叔最後的表情看,他一定是從中發現了什麼線索和秘密,可惜當時他已經沒有氣力說出來。

    ” “禹貢成書距今上千年,如果禹貢九州圖中藏匿着秘密,為什麼這麼久居然沒有人發現呢?”宮爵喃喃自語。

     “周穆王在棺椁中留下的記載,他在九州鼎上發現用花鳥魚蟲來隐藏的文字,一般人注意的都是圖案中的山川地理,根本不會細看其中巧妙隐蔽的秘密,而且這部分線索藏匿在九鼎其中之一,除非得到另外兩塊貝殼,否則根本從中看不出其中的奧秘。

    ”我說。

     “禹貢上面的文字可以忽略,關鍵就在這十幅地圖之中,七哥如果在裡面有所發現的話,秘密應該就在其中一幅畫裡。

    ” “這不難啊,其餘的兩塊貝殼我們已經得到,拼合在一起和地圖比對,看看什麼地方能重合。

    ”田雞說。

     “七叔為了這個秘密耗了一輩子時間,如果真有那麼簡單,他在臨死前就能完成這個心願。

    ”葉九卿搖搖頭,揉了揉額頭自言自語。

    “七叔最後很明顯是有話想告訴我和悔元,但沒有氣力說出來,我和悔元不知道怎麼辦,七叔比我們還要着急,後來一直偏頭看着窗外,任憑我和悔元說什麼,他都不理會,我一直沒想明白,他這個舉動到底有沒有其他的含義。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