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二百一

首頁
    。

     丙寅,辰州沅陵縣洞蠻為寇,遣民捕之。

     敕:“已除不赴任者,奪其官。

    ” 六月,丁卯朔,帝至五台山,禁扈從宿衛毋踐民禾。

     癸酉,申禁日者妄談天象。

     丙子,修渾河堤。

     壬午,辰州江水溢,壞民廬舍。

     是月,前翰林學士承旨趙孟頫卒,追封魏國公,谥文敏。

     秋,七月,丁未,賜拜珠平江田萬畝。

    拜珠辭曰:“陛下命臣厘正庶務,若先受賜田,人其謂我何!”帝曰:“汝勳舊子孫,加以廉慎,人或授例,朕自谕之。

    ” 帝自五台還,戊午,次應州,辛酉,次渾源州。

    拜珠奏召中書左丞張思明至,數其罪,杖而免之,籍其家。

     八月,己巳,道州甯遠縣民符翼轸作亂,有司讨擒之。

     甲戌,帝次奉聖州,築宗仁衛營。

     帝留意民事,戊寅,诏畫《蠶麥圖》于鹿頂殿壁,以時觀之。

     庚辰,增壽安山寺役卒七千人。

     庚寅,太師、中書右丞相特們德爾卒于家,命給直市葬地。

     九月,丙辰,太皇太後鴻吉哩氏崩。

     庚申,敕停今冬祀南郊。

     癸亥,地震。

     甲子,作層樓于涿州鹿頂殿西。

     冬,十月,丁卯朔,太史院請禁明年興作土工,從之。

     戊辰,享太廟。

    先是太常奏,國哀以日易月,旬有二日外乃舉祀事,帝曰:“太廟禮不可廢,迎香去樂可也。

    ”至是以廟工未畢,妨陳宮縣,止用登歌。

     丙子,江南行台禦史大夫托克托,坐請告未得旨辄去職,杖谪雲南,從禦史大夫特克實奏也。

     甲申,建太祖神禦殿于興教寺。

     己醜,以中書左丞相拜珠為右丞相,監修國史。

    帝欲爵以三公,懇辭,遂不置左相,獨任以政。

    參議中書省事王結言于拜珠曰:“為相之道,當正己以正君,正君以正天下。

    除患不可猶豫,猶豫恐生它變;服用不可奢僣,奢僣則害及于身。

    ”拜珠深是之。

     治書侍禦史索諾木罷,為翰林侍講學士;特克實奏複其職,帝不允。

     十一月,甲午朔,日有食之。

     己亥,以立右丞相,诏:“天下流民複業者,免差稅三年;站戶貧乏鬻賣妻子者,官贖還之。

    凡差役造作,先科商賈末技富貴之家,以優農力。

    免陝西明年差稅十之三,各處官佃田明年租之十二,江淮創科包銀全免之。

    ” 監察禦史李端,言近者京師地震,日月薄蝕,皆臣下失職所緻,帝自責曰:“是朕思慮不及緻然。

    ”因敕群臣亦當修饬以謹天戒。

     罷世祖以後冗置官。

     括江南僧有妻者為民。

     癸卯,地震。

     甲辰,罷徽政院。

     丙午,造龍船三艘。

     禦史李端言:“朝廷雖設起居注,所錄皆臣下聞奏事目。

    上之言動,亦宜悉書之以付史館。

    世祖以來,所定制度,宜著為令,使吏不得為奸,治獄者有所遵守。

    ”并從之。

     乙卯,宣德縣地震。

     初,浙民吳機,以累代失業之田賣于司徒劉夔,夔賂宣政使巴喇吉斯買置諸寺,以益僧廪,矯诏出庫鈔六百五十萬貫酬其直。

    田已久為它人之業,特們德爾父子及特克實等,上下蒙蔽分受之,為贓巨萬。

    真人蔡道泰,以奸殺人,獄已成,特們德爾納其金,令有司變其獄。

    拜珠舉奏二事,命台察鞫之,盡得其情,以田歸主、夔、道泰、巴喇吉斯等皆坐死,并籍其家。

    刑部尚書布達實哩坐受道泰金,範德郁坐詭随,并杖免。

    特赦特克實。

     十二月,甲子朔,南康、建昌大水,山崩,死者四十七人;民饑,命赈之。

     丁卯,中書平章政事瑪噜罷,為大司農,廉恂罷,為集賢大學士。

    以集賢大學士張珪為平章政事。

     珪家居已久,帝召見于易水之上,曰:“四世舊臣,朕将畀卿以政。

    ”珪辭歸,遣近臣設醴。

    拜珠問珪曰:“宰相之體何先?”珪曰:“莫先于格君心,莫急于廣言路。

    ”時拜珠方欲召用緻仕老臣,優其祿秩,議事中書,遂首薦珪,起為集賢大學士。

    至是複拜平章,侍宴萬壽山,賜以玉帶。

     戊辰,以掌道教張嗣成、吳全節、藍道元各三授制命、銀印,敕奪其二。

     癸未,以地震、日食,敕廷臣集議弭災之道。

    中書平章政事張珪抗言于坐曰:“弭災當究其所以緻災者。

    漢殺孝婦,三年不雨。

    蕭、楊、賀冤死,獨非緻沴之端乎?死者固不可複生,而情義猶可昭白,毋使朝廷終失之也。

    ” 禁近侍奏取沒入錢物。

     丙戌,賜淮安忠武王巴延祠祭田二十頃。

     西僧灌頂疾,請釋囚,帝曰:“釋囚祈福,豈為師惜!朕思惡人屢赦,反害善良,何福之有!” 宣徽院言,世祖時輝吉喇歲輸尚食羊二千,成宗時增為三千,今請增五千。

    帝不許,曰:“天下之民,皆朕所有,如有不足,朕當濟之。

    若加重賦,百姓必緻困窮,國亦何益!”命遵世祖舊制。

     是月,兩江來安路總管岑世興,葛蠻安撫司副使龍仁貴,皆以其地作亂,柔遠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