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女适懷王。
十一月,癸巳,遣兵部員外郎宋本、吏部員外郎鄭立、阿魯輝、工部主事張成、太史院都事費著,分調閩海、兩廣、雲南、四川選。
辛醜,造金字蓋飾,以七寶貯佛舍利。
甲辰,作歇山鹿頂樓于上都。
庚戌,招谕融州蠻。
赈河間等路饑。
十二月,癸醜,以岑世興,黃勝許為安遠大将軍,遙領漢洞軍民安撫使,世興仍來安路總管。
勝許緻仕,其子志熟襲上思州知州。
乙卯,雲南猺阿吾及歪鬧為寇,行省督兵捕之。
庚申,同州地震,有聲如雷。
癸亥,鹽官州海水溢,屢壞堤障,浸城郭,遣使祀海神,仍與有司視形勢所便。
還,請壘石為塘,帝曰:“築塘,是重勞吾民也,其增石囤捍禦。
”
丙寅,命翰林、國史院纂修英宗、顯宗《實錄》。
敕:“内外百官,凡行朝賀等禮,雨雪免朝服。
”
辛未,新作棕殿成。
己亥,太白經天。
曲赦重囚三十八人,為三宮祈福。
夔路容米洞蠻田先什用等九洞為寇,四川行省遣使谕降五洞,馀發兵捕之。
太子賓客巴圖,江浙行省平章鄂啰歡之次子也,以疾辭職,寓居高郵。
英宗命為江南行台禦史大夫,巴圖固辭,诏以平章之祿歸養于家,複賜鈔十萬缗。
所服藥須空青,诏遣使江南訪求之,巴圖辭謝曰:“臣曩膺重寄,深懼弗稱,況敢叨濫厚祿以受重賜乎!”并以所給平章之祿歸有司。
是歲,還京師,卒。
朝廷知其貧,赙鈔二萬五千貫。
禦史奏益一萬貫,仍還所辭祿。
妻鴻吉哩氏弗受,曰:“始巴圖仕于朝,不敢虛受廪祿,今沒矣,苟受是祿,非其意也。
”卒辭之。
王克敬為兩浙鹽運使司,首減紹興民食鹽五千引。
溫州逮犯私鹽者,以一婦人至,怒曰“豈有逮婦人千百裡外與吏卒雜處者!自今毋得逮婦人!”建議著為令。
泰定二年年
春,正月,乙未,以畿甸不登,罷春畋。
禁後妃、諸王、驸馬毋通星術之士,非司天官不得妄言禍福。
敕:“禦史台選舉,與中書合議以聞。
”
中書省言:“江南民貧僧富,諸寺觀田土,非宋舊制并累朝所賜者,仍請如舊制與民均役。
”從之。
以籍入巴斯吉斯地賜故監察禦史觀音保、索約勒、哈迪密實妻子各十頃。
戊戌,造象辇。
西番參蔔郎來降,賜其酉班術兒銀鈔币帛。
辛醜,懷王圖蔔特穆爾出居于建康。
甲辰,奉安顯宗像于永福寺,給祭田百頃。
廣西山獠為寇,命所在有司捕之。
庚辰,诏谕宰臣曰:“向者綽爾、罕察苦魯及山後皆地震,内郡大小民饑。
朕自即位以來,惟太祖開創之艱,世祖混一之盛,與人民共享安樂,常懷祗懼,災沴之至,莫測其由。
豈朕思慮有所不及而事或僣差,故以此示儆欤?卿等其與諸司集議便民之事,其思自死罪始,議定以聞,朕将肆赦焉。
”
赈肇慶等處饑。
閏月,壬子朔,诏赦天下,除江淮創科包銀,免被災地差稅一年。
庚申,修緊狐嶺、色澤、桑乾嶺道。
乙醜,命整治屯田。
河南行省左丞姚炜請禁屯田吏蠶食屯戶,及勿務增羨以廢裕民之意,不報。
丁卯,中書省言國用不足,請罷不急之費,從之。
己巳,修滹沱河堰。
壬申,罷永興銀場,聽民采煉,以十分之二輸官。
罷松江都水庸田使司,命州縣正官領之,仍加兼知渠堰事。
癸酉,作棕毛殿。
丙子,浙西道廉訪司言:“四方代祀之使,棄公營私,多不誠潔,以是神不歆格,請慎擇之。
”
山南廉訪使特穆格請削降特克實所用驟升官。
己卯,階州土番為寇,鞏冒總帥府調兵禦之。
山東廉訪使許師敬請頒族葬制,禁用陰陽、相地邪說。
雄州歸信諸縣大雨,河溢,被災者萬一千六百五十戶,赈鈔三萬錠。
二月,甲申,祭先農。
丙戌,頒《道經》于天下名山宮殿。
丁亥,平伐酉率衆十萬來降,土官三百六十人請朝。
湖廣行省請汰其衆還部,以四十六人入觐,從之。
辛卯,爪哇國來獻方物。
廣西猺潘寶陷柳城縣。
己亥,命西僧作燒壇佛事于延華閣。
封阿裡密實為和國公,張珪為莶國公,仍知經筵事。
以中書右丞善僧為平章政事。
庚子,姚炜以河水屢決,請立行都水監于汴梁,仿古法備捍,仍命瀕河州縣正官皆兼知河防事;從之。
丙午,造玉禦床。
赈通、漷二州饑。
大都、鳳翔諸路饑,赈粜有差。
三月,癸醜,修曹州濟陰縣河堤,役民丁一萬八千五百人。
甲寅,禁捕天鵝。
辛酉,鹹平府清